征高句麗的想法
“自籌錢糧”的誘惑
太子“主動避嫌”的姿态
每一個,都讓他難以拒絕。
他緩緩擡起頭,目光掃過侯君集和長孫無忌,又看了看那些同樣準備出列反對的官員,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他想從自己這個兒子的臉上,看出哪怕一絲一毫的隐藏的野心。
但是,他失敗了。
李承乾的臉上,隻有一片坦蕩。
那是一種純粹的,渴望為國建功,為父分憂的,赤子之心。
(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諸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
良久,李世民終于開口,聲音,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但,太子奏疏中所言,亦不無道理。”
“我李家兒郎,生于馬上,長于軍旅。太子身為儲君,若不知兵事,不懂戰陣,将來,又如何能統禦我大唐百萬雄師,威服四海?”
“朕以為,讓太子,去邊關曆練一番,亦是好事。”
他先是定下了一個基調——可以去。
侯君集和長孫無忌的心,都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