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1頁)

“臣本以為,是宵小之輩,惡意中傷,不敢輕信。但,今日,聽聞侯将軍之言,臣才恍然大悟!此事,恐怕另有天大的陰謀!”

李世民示意王德,将文書呈上。

展開一看,李世民的眼中,也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竟是一封,由十幾個江南“新貴”(也就是被李治扶持起來的那些家族),聯名所寫的“揭發信”!

信中的内容,與侯君集的“攀咬”,截然相反,卻又更加“合乎情理”!

信中,他們以一種,極其“惶恐”和“後怕”的語氣指證:

——此次刺殺,其真正的幕後黑手,是那些在晉王殿下“清查賦稅案”中,家破人亡的“江南舊士族”的殘餘勢力!

——他們的證詞是:這些舊士族,對晉王殿下,恨之入骨。但晉王已回京,他們無法報複。于是,便将仇恨,轉移到了,新來的太子殿下身上!他們妄圖,通過刺殺太子,來嫁禍給晉王和我們這些“新貴”!從而挑起皇子内鬥,讓整個江南,再次大亂,他們好渾水摸魚,趁機複起!

信的最後,還附上了幾份他們“搜集”到的,關于“舊士族餘孽,秘密聯絡江匪,購買兵器”的“證據”。

好一個,長孫無忌!

好一招,“禍水南引”!

不僅,完美地洗脫了自己的嫌疑。

更是,将侯君集,置于了一個,極其尴尬的境地——你,兵部尚書,連江南的“舊士族餘孽”都搞不定,還讓他們,釀成如此大禍,你是何等的無能?!

同時,也為他自己的小外甥,晉王李治,之前在江南的“血腥清洗”,找到了一個最完美的“借口”——看,不是我外甥心狠手辣,是這些餘孽,真的亡我之心不死啊!

一時間,甘露殿内,迷霧重重。

一個案子,竟然,牽扯出了,三個,截然不同,卻又都看似“有理有據”的“真兇”!

——侯君集,暗示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則直接将鍋,甩給了江南的舊士族。

——而太子,那份奏疏裡,不偏不倚,卻又将線索,同時指向了“兵部”和“世家”。

李世民,看着眼前這,一團亂麻,狗咬狗的局面,龍顔大怒,卻又無從下手。

這背後,每一個人,都不幹淨。

但,他又沒有一錘定音的鐵證。

就在整個案件,即将陷入僵局之時。

殿外内侍,再次高聲通報。

“啟禀陛下!江南,八百裡加急!太子殿下,第二封奏疏到!”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提了起來!

李世民展開奏疏,隻看了一眼,他那雙,充滿了怒火與猜忌的眼睛裡,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絲,深深的困惑。

因為,這封奏疏,與案情毫無關系。

太子,隻是提出了一個請求——

“兒臣,懇請父皇,恩準,由兒臣親自提審,蘇州刺史張允年,及一幹涉案之江南士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