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北鋼廠技術部辦公室。
幾個老技術員已經批完了卷子,一共五份,很輕松。
今年錄取的人也不出常寬預料,果然就隻有李骁一個人。
他的試卷無可挑剔,所有文化題,英語題,數學題,以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都答的很好。
而且字迹工整,看着就賞心悅目,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滿分試卷。
但對于李骁進廠後的安排,幾個人卻有了分歧。
常寬的意思,留在辦公室當徒弟教,以李骁的聰明應該很快就能熟悉廠内目前的技術情況。
而另一個姓孫的工程師卻覺得,李骁進廠,要先下放到車間去熟悉環境。
紙上談兵沒有用,隻有真正接觸過,才能深入了解。
孫工程師是鋼廠的老人了,從70年就參與了廠四号高爐的建設方案。
他說的話,還是比較有力度的,因此支持老孫的人不少。
當然也有支撐常寬的,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
難得這些年了,才出了這麼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後輩。
尤其是他們也知道,李骁在廠内資料室一待就是幾個月,裡面所有内容全都能背熟。
這樣一個刻苦好學又有天賦的好苗子,下到基礎車間,萬一出了什麼問題損失可就大了。
不管這兩夥人怎麼争執,初衷都是為了李骁好。
但雙方各執一詞,都有自己的道理,許久也讨論不出一個确定結果。
最後,還是孫工程師拍案:“那就去找廠裡領導,讓他們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