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50年代出生在上海的書香門節的情景。祖父對他說《孫子兵法》中蘊涵着很深的哲學原理,它對生活、工作、學習中的許多事都有極大的幫助,你要好好學習,好好領悟。
當時林濤還小,對祖父的話是一知半解,但他天資聰穎,對《孫子兵法》中的含義基本上能理解夠八九不離十,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對《孫子兵法》含義的領悟就更加深入透徹了。有些研究《孫子兵法》的專家和他交談,也自歎不如。
林濤很欣賞孫子有關“水”的論述。他至今還能朗朗上口地背誦孫子在《虛實篇》中的至理名言“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林濤能把孫子有關水的哲理,靈活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他做任何事都會因情而變,就像水因形而變一樣,所以料事、處事往往能處于不敗的勝境,使許多人非常佩服。
在林濤12歲那年。一天,他拿着祖父的一塊懷表,在去新華書店的路上,邊走邊在手中摩玩不已。
據說,這塊懷表是清朝慈禧期間,英國領事館送給慈禧六十歲的生日賀禮,非常珍貴。後來流傳至民間,由林濤的曾祖父收藏。多少年過去了,這塊懷表依然閃閃發光,走時很準。
當時有人曾出八萬塊大洋,要收購這塊懷表,曾祖父堅決不肯。祖父也十分喜歡這塊懷表,不允許任何人碰它。唯有林濤,家裡人視他為掌上明珠,祖父也由着他玩弄這塊珍貴的手表。
三個十六、七歲的青年看到了林濤手中的懷表,頓時起了歹意,妄想占為己有。
等到林濤走到僻靜之處。三人走到林濤面前,和顔悅色地對林濤說:“小兄弟,你的懷表能借我們玩玩?過幾天,我們還你。”
林濤疑惑地對他們說:“我又不認識你們,不能借你們玩的。我祖父非常喜歡這塊懷表,什麼人也不給玩的。”
三人馬上露出了兇相:“小赤佬,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今天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還是乖乖地給我們吧,省得我們動手。”說着,三人已經把林濤圍了起來。
林濤一看到三人人高馬大,雖然他不懼怕他們,但要一個人戰勝他們三個,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林濤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身體微微顫抖,佯作害怕地對他們說:“我最佩服的是英雄,你們三個人哪個最厲害,最後又能打赢我的,我就把懷表給他。”
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願意放棄那塊懷表。林濤看他們決斷不了,就說:“你們都不是英雄,那我就走了。”說着,就要離開。
三人中最為高大的那個對另外兩個人說:“你們不是我的對手,還是把那懷表讓給我吧?“
那倆人聽了感到好沒有面子,又舍不得那塊懷表,其中一人就很不服氣地對那高大者說:“不見得吧。還是讓我們比劃比劃再說吧。”
高大者聽了非常生氣,也不答話,揮拳就朝那說話的臉上打去。說話者猝不及防,臉上挨了一拳。他怒氣沖天,也揮拳向高大者打去。倆人你來我往,打得鞋也掉了,臉也腫了,鼻子還在淌血。最後那不服氣的畢竟耐力沒有高大者足,力氣也沒有高大者大,敗下陣來。
高大者盡管艱苦地赢了戰鬥,但也已經是精疲力竭,無心戀戰。都能爛記于心,唐詩三百首其中的大部分他都能很快地背出,使很多學者也感到驚奇和佩服,認為他記憶力超群,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
還在讀小學的時候林濤便有文章和小詩在報刊上發表,不少成人都自歎不如,當時也有些人甚至持懷疑态度,認為這些東西不是小林濤自己寫的。
林濤資質聰明,意志堅強,勤奮刻苦,又加上良好的家庭條件,學習成績在班級一直是名列前茅,他的願望是以後能考北大或者複旦的中文系或新聞系,成為一名作家或外交官。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後整個社會都亂套了,全上海已處于一片混沌之中。
二
在那裡林濤認識了同村的兩個好朋友,一個是金迪,另一個就是湯明。林濤比金迪大一歲,比湯明大兩歲,于是他們倆個稱林濤為大哥。
他們三人有幾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讀書都非常認真,書讀得也好;除了讀書之外都喜歡體育運動;都是肝膽相照,義薄雲天的铮铮鐵漢。
有所不同的是林濤更擅長于文,遇事冷靜沉着,柔中帶剛;湯明則文武相兼,剛強果斷,思維缜密;金迪更精通于武,感情細膩,極重情義。
他們三人的性格在小時侯就已經初見端倪,到了成年之後更是個性分明。金迪從小就有個武術師傅,他把從師傅那裡學來的本事則毫無保留地教給兩個哥哥,而兩個哥哥也極有悟性,能把金迪轉傳的武功學一個八九不離十。
他們三個會一起背唐詩宋詞、他們背書的方法也非常奇特,背出一張紙就撕下一張,這個往往是林濤的速度最快,因為他有深厚的功底;他們也常常會在一起練武,如果是武術的話,當然是金迪反應最快,他的武功底子最紮實,如論臂力、膂力則湯明略勝,但要比石鎖、吊環、單杠等則好象又是林濤稍占上風,所以在體育競技上他們三個确實是難分伯仲。
他們自己用水泥澆了石鎖,杠鈴、啞鈴等體育器具,把鐵棒固定在兩棵樹之間當單杠,做兩個鐵的圓圈再用皮繩栓在房子的橫梁上做成吊環,每天繞着村子的小路跑步,在打谷場上打拳,他們三個早晚刻苦訓練,練就了一副強壯的身體,雄健的體魄。看着他們滿身栗子般地肌肉,敏捷的身手,村民們啧啧稱贊。
林濤在單杠、吊環上引體向上然後瞬間力量爆發雙手撐在單杠、吊環之上,一口氣能做四五十次。林濤的石鎖玩的更是轉,他把石鎖掄向空中旋轉,然後用手接住,幾十下不稀奇,更絕的是他能用肩膀,甚至用頭接住掄向背後空中然後掉下來的石鎖。湯明用單臂就能舉起一百六十斤重的杠鈴,用雙手則能舉起二百多斤的杠鈴,但是他身材修長,身手敏捷,根本不像那些又矮又胖的舉重運動員。他們也練擴胸器,六根彈簧的擴胸器,他們一口氣能拉上百下,而且是氣不喘,臉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