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頁)

吳萍的話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啊,韓明連夜回去把這事告訴了組織上,組織上經過調查後,非但沒有批評處理他,還表揚了他。事情了結了之後,韓明特地到酒家來感謝吳萍。說自己怎麼就犯混了,平時經常做人家的工作,到自己身上就糊塗起來了,還好吳萍點醒了他,否則是要闖大禍的。

吳萍誠懇地對韓明說:“到了我酒家,每個人每件事,我能關心的都應該關心的,這是我的職責。所以,你是不要客氣的。”從此,倆人便成為了摯友。

京城多的還有老外。有些人有重洋媚外的思想,認為月亮也是外國的圓,有這種奴化思想的人見了老外肯定會矮人三分,吳萍教育員工,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曆史,中國肯定不會比外國差,特别是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上,外國人更是望塵莫及,所以我們中國人必須要挺直腰闆做人,我們燕京飯店是首都的一大窗口,我們要讓外國人看看我們一流的服務,一流的質量,一流的風貌,一流的人格,一流的國格。這五個一流後來成了燕京酒家的店訓。吳萍要求燕京酒家不僅要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菜肴,也要做出适合外國人口味的特色菜肴,這樣酒家才能海納百川,容納四方,生意興隆。而要接待外國人必須要進行語言交流,外語口語是非常重要的一關,所以吳萍有意識地招聘了不少懂外語的員工,并且對員工進行多種外語語種的培訓,酒家幫員工支付外語培訓費用,培訓合格者予以加薪,所以員工學習外語的積極性高漲,有不少員工甚至拿到了外語大專和本科的文憑。燕京酒家員工的外語水平在京城頗有名氣,連外國人對他們一口流利的外語也感到佩服,他們常常樹起大拇指對吳萍說:“你們店裡不僅服務質量一流,你們員工的外語水平也非常了不起!”

有一天,有一個七十多歲的日本老年遊客叫三蒲友良下榻了燕京酒家,他也不出去遊玩,隻是問市公安局、各區公安局在哪裡,然後早飯過後就跑公安局。大家都感到奇怪,認為不可思議,後來懂日語的服務員和他交談,大家才得知他是來尋找失散在中國的哥哥的,但是好幾天過去了,還是毫無音訊。

前幾年父親去世了,在彌留之際,父親把三蒲友良叫到病榻前,要三蒲友良無論如何要完成他未竟的心願,代他找到失散了幾十年的哥哥。三蒲友良含淚答應了父親的遺願之後,父親才咽氣阖眼,說到這裡這位日本老人唏噓不已。

許多員工聽了這凄婉的故事也歎息不已,此時突然有位懂日語的服務員說,“我家在河北石家莊,我們街道離我家不遠有一位日本老人叫什麼三蒲什麼的,和這位日本爺爺說的情況相似,要不我打個電話回家問問。”

聽服務員這麼說,那日本老人三蒲友良特别地激動,連聲說:“好!好!謝謝!謝謝!”

大家在邊上心情也非常地激動和緊張。電話通過一小時之後,石家莊這邊來消息了,确實有這個老人,他是三蒲友良的哥哥。聽到這個驚人的喜訊,三蒲友良當場是老淚縱橫,在場的員工則是一片歡呼聲。

吳萍也常對員工們說:“我們要招待好高官,要招待好老外,但我們更要招待好我們的中國同胞,他們才是我們最根本的衣食父母,是我們須臾也不能離開的上帝,所以我們更要把精力和心思放到他們的身上,研究他們在飲食文化上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口味和需求,适應他們,引領他們,我們的酒家才能獲得全方位的成功,這樣才能在炊飲行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和在上海一樣,吳萍帶了廚師吃遍了整個京城,取長補短,了解各種風味特色,然後再進行改革創新,務必把具有燕京特色的最好的菜肴送上來燕京酒家就餐的顧客桌上。

吳萍他們還不嫌其煩,定期征詢顧客的就餐意見,然後集中顧客的建議加以改進,酒家則根據顧客意見的質量和可行性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或打折就餐或免費就餐,如此顧客對提合理化的建議非常地認真和投入,這種做法似乎給飯店增添了不少麻煩,也多消耗了人力和物力,但提高了燕京酒家的知名度,更是大大提高了酒家的效益,其實是件一本萬利的大好事。

吳萍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她能以不變應萬變,永遠處于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她的不變就是為顧客服務之上的宗旨不變,菜肴的質量上乘不變,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為國人争光的精神不變,而她的變則是因人而變,因事而變,因景而變,因情而變,以有形适無形。

一晃又過去了三年,吳萍燕京酒家的生意越來越好,利潤每年翻番。小吳穎也已經小學五年級了,因為表現好、成績好還當上了少先隊大隊長,在三年級時還跳了一級。學校征求外公外婆有關跳級的意見,外公外婆問小吳穎的想法。小吳穎自豪地回答外公外婆說:“我行,我完全跟得上,為什麼不跳級?”說得外公外婆笑了起來,都說她有志氣,今後肯定成才。

小吳穎放暑假、寒假也常常到母親那裡去,一方面看看媽媽,另一方面也可在北京城玩玩,見見世面。小吳穎活潑聰明伶俐,象她媽媽一樣,對任何人都非常友善和好。

她到了酒店,酒店就充滿了生氣,所以上上下下的員工也都喜歡小吳穎。看到女兒乖巧聰明,吳萍也從心地裡喜歡自己的女兒,有時還為以前對待女兒的态度感到愧疚。

肖風自然也喜歡小吳穎,但奇怪的是小吳穎就是不喜歡肖風。她看到肖風向媽媽獻殷勤就感到讨厭,她甚至不喜歡肖風天天到酒家來。肖風來了,她也不給他好臉色看。有時弄得吳萍也很尴尬。

最厲害的一次是有一天肖風和兩個警衛員給小吳穎送來好多吃的和玩的東西,小吳穎居然全部拿到了酒家外,要警衛員拿回去。這個舉動讓肖風和所有的酒家員工都感到驚谔不已,肖風平添了無限的難堪和尴尬。

有一天,肖風來找吳萍,請吳萍幫忙。他吞吞吐吐了好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吳萍追問了半天,他才說,山東老家來電話了,說他母親病危,希望他這個唯一的兒子能回去看她老人家一眼。

肖風父親在他三歲時就因病過死了,是他母親一個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他養大,所以肖風和母親的感情極深。說到這裡,肖風不禁失聲痛哭,看到八尺男兒如此傷心,吳萍被肖風的親情和孝情所感染,也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此時,肖風又說,他喪偶已經近六年了,他媽媽說他年紀還輕,一定要他再續娶一個,肖風擰不過他媽,為了不讓他媽操心,最近兩年來就騙他媽說他已經有對象了,叫他媽不要再操這份心了。他媽果然很高興,也不再唠叨要他找對象了。

這次他媽說他回老家一定要把未來的媳婦帶給她看看,以了她的心願。肖風感到左右為難,所以提出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吳萍能作為肖風的未婚妻和他一同到山東老家去一次,安慰安慰他媽媽。

吳萍感到非常地為難,但當看到肖風懇切的求援目光,想到病危躺在床上急切地等待遊子歸來的肖風媽媽,想到肖風平時對自己的關照和照顧,吳萍終于答應了肖風的請求。肖風則喜出望外,異常地激動和興奮。

第二天清早,肖風和吳萍就登上了南下的列車。上車前,吳萍還買了許多禮物,準備送給肖風的母親和他的親戚,肖風嘴上勸吳萍不必破費,内心卻是非常地感激,心想哪一天真能娶吳萍為妻,這是他一輩子修來的福氣,他媽媽可以心滿意足了,他也無所它求了。想到這些,肖風心裡湧起一種異乎尋常的滿足感。

到了山東肖風的老家,拜見了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肖風母親。肖風的母親看到了肖風和吳萍之後格外地高興,她拉着吳萍的手緊緊不放,還特地出枕下拿出一隻祖上傳下的定情玉镯親自套到了吳萍的手腕上,吳萍心裡想不受這分量極重的玉镯,但看到肖風那哀切的目光,肖風母親那期盼的神情,她着實是感到于心不忍啊,于是隻好收下了。

半小時之後,肖風的母親帶着滿足的笑容離開了人世。肖風的母親出殡那天,按照肖風的請求,吳萍以媳婦的身份參加了肖風母親的葬禮。村裡的人都說肖家好福氣,找了一個賢惠、漂亮、能幹的好媳婦。

回北京後,吳萍堅決要把那玉镯還給肖風,肖風則堅決不接受,吳萍無法,就對肖風說:“這玉镯我暫時替你保管,以後你找到了真正的媳婦,我就物歸原主。”肖風則說,“這輩子我非你不娶。”吳萍想不到的是,這次山東之行日後給她增添了無窮的煩惱。此也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