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1頁)

金迪聽了盛梅的這些訴說之後,感到眼前的這個豔麗女子有很強的虛榮心,其中也有不少因素乃是生活所迫而由不得她自己決定命運,但其實她的本質并不壞,她的身世遭遇也确實值得人們同情,現在她對自己毫無隐瞞,把自己當作親人一般看待,自己也應該竭盡全力地幫助她,把她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的姊妹,把她于貪欲和虛榮之中拯救出來,讓她能身心健康地快樂生活,幸福生活,這是他的做人準則,也是他的職責。

盛梅面對金迪,似乎已經動搖了自己對男人的一些固有的看法,盡管她還根本不清楚其中的原委。

面對盛梅的坦誠,金迪也簡單地向她叙述了自己的身世。

金迪出身在上海郊區的一個農民家庭,家裡有兄弟姊妹五人,他是老三。他出生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父親身體不好,生過肝炎,不能幹重活,全家的重擔幾乎都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

父親看到母親幹重活,心裡總是感到過意不去,搶着幫母親幹重活,還時常暗自流淚歎息是自己拖累了母親,作為一家之主,作為一個男人,他自責對不起整個家庭。在郁郁寡歡中,在家庭重擔的擠壓下,又由于長期營養不良,父親在金迪八歲那年就過早地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還需要撫育的五個子女。那年父親隻有四十一歲。

母親的傷心自不待言,她的悲哀啼哭可真是動天地泣鬼神,看着五個孩子,那時最大的姐姐也隻有十二歲,小的妹妹隻有四歲,母親擦幹了眼淚,安葬了父親,開始了人生之路上的拼搏。

中國母親的堅韌、頑強、勤勞、善良的本質特征在母親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金迪時常在想,這就是普通而平凡的中國人,這就是偉大的母愛!

母親除了在生産隊努力地工作外,收工後還要在隊裡分給自家的自留地裡精心耕耘,把自留地打理得井井有條,田裡蔬菜的品種名目繁多,媽媽幾乎天天要幹到天黑得看不清作物了才回家。除了媽媽在生産隊裡掙的工分之外,這自留地上的産物就是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而隻有十二歲的大姐則負責燒飯,還要和隻有十歲的二姐一起繡花補貼家用。晚上媽媽還不能休息,忙着做家務,媽媽手巧,孩子們身上穿的,都是母親忙裡偷閑縫制出來的。

天上還是滿天繁星,媽媽就騎着自行車去市區賣自留地裡種出來的蔬菜,城裡是不能随便賣菜的,媽媽隻能到處換地方,一直到生産隊開工前才回家,胡亂地吃幾口飯就去出工了。

正因為家境的貧寒,看到媽媽的辛勞,金迪讀書異常的用功,所以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的優異。

金迪家隔壁有一個市武術隊的教練叫張銳,他看到金迪聰明伶俐,是一個練武的材料,就主動要教他練武術。小金迪從四歲開始,張銳就在周末和休息日回家指點他練武。

說來也奇怪,小金迪也特别喜歡武術,平時訓練也極其自覺刻苦,師傅布置的功課,他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悟性也特别高,往往一點就通,有時還會觸類旁通,無師自通呢。這在前文已經有所介紹,此處就不再贅述了。

在艱難的環境裡,金迪不但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練就了強健的體魄,因為喜歡武術,喜歡體育運動,金迪高中畢業後報考了體育學院武術系,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來就分配在市少體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