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金迪二十七、八歲,正是談婚論嫁的年齡,盡管金迪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優秀,但他的老家是在郊區農村,又是一個少體校的教練,工資不高,在上海市區又沒有房子,所以找對象卻有一定的難度。金迪的媽媽急得不得了,到處托親戚朋友幫金迪介紹對象,金迪的同事看到金迪人好,也賣力地幫金迪介紹。但不少姑娘一聽說金迪沒有房子,連見面都不願意,不要說進一步交往了,當然也有些姑娘是金迪看不上的。找對象要的就是心跳,講究的是緣分,所謂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經人介紹有一個超凡脫俗的姑娘叫張倩,在機關工作,看中了金迪。這個姑娘文雅、大方、漂亮,她不注重房子,她關注的是人品,交談下來,她感到金迪人好,就在黃浦江畔答應了金迪這門親事,金迪的高興勁啊就甭提了。
結婚的時候,他們沒有婚房,隻能住在金迪單位的宿舍裡,但張倩卻沒有絲毫的怨言,這使金迪非常地感動,在心底裡又增加了對張倩敬重的份量。幾年之後,還是張倩單位分給了他們一套十二平方米的房子,這樣他們總算有了一個安穩舒适的家,小倆口的日子确實過得有滋有味。再後來,他們又買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二室一廳一衛的商品房,住房條件改善了,日子過得更舒坦了,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一次單位體檢中,張倩被檢查出患了腎癌,為了不讓金迪擔心,張倩就瞞了自己的病情一直沒有敢告訴金迪,金迪也就始終是蒙在鼓裡。一直到張倩實在不行,躺在病床上了,金迪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金迪責怪自己的粗心,這是他一輩子都不能原諒自己的事情。沒有多久,因為醫治無效張倩病故了。金迪沒有哭出聲音來,隻是不停地傷心流淚,幾天沒有進一粒米飯,也不睡覺,隻管抱着張倩的照片發愣。
這幾年來,金迪想到張倩就難受,因為他們沒有孩子,所以他常常一個人坐在茶室裡邊休息邊思念張倩,有時要到很晚才回家。
三
聽了金迪的叙述,盛梅也為金迪的家庭景況和生活遭遇感到同情難受,盛梅本來就是一個心軟之人,聽到動情處,甚至流下了眼淚。
從此倆人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盛梅本來想要按照黃佳的意圖讓金迪出來幫黃佳做事的,現在和金迪成了摯友之後,她感到金迪有一種與其他人所不同的氣質,那種氣質和常越相類似,是她所欣賞和喜愛的那種。
她雖然不知道黃佳要做的是什麼生意,什麼事,但是她的直覺告訴她,這不可能是什麼正當生意和好事,否則黃佳為何要用不正當的手段來招募那些下三爛的人呢,她可不願意金迪與這些人同流合污,這不是把他往火炕裡推,害了他嗎?所以盛梅也不敢對金迪說讓他去幫黃佳做事的話,黃佳卻在不停地催促盛梅對金迪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了,為何進展的速度這麼慢?盛梅推托說正在勸說,這事是急不得的,要見機行事,得慢慢地來。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想不到金迪主動地對盛梅說,“聽說黃佳的生意做得很大,你是否能幫我介紹一點生意來做做,好補貼一點家用,另外家裡的房子也太小了,準備調大一點的,而手頭的錢卻不夠。”
盛梅感到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她感到金迪可不是這樣性格的人,略略有點失望。正好黃佳那裡對她催得也緊,她也需要交差,于是她便對金迪說,黃佳本來就要她勸說他去黃佳那裡合作做生意,而她之所以遲遲沒有開口,因為她雖然不知道黃佳的生意究竟是什麼,但是她内心感到這些生意不适合金迪去做,她不想害金迪。
最後盛梅對金迪強調說,“黃佳那裡的生意肯定是不好做的,你可要想清楚再去。”
金迪感激地說,“謝謝你的提醒,我自己會小心的。”
另外,金迪關照盛梅對黃佳就說他願意和黃佳做生意是在盛梅做了大量工作之後才勉強答應的,其實盛梅的想法和金迪的關照不謀而合。盛梅回去之後對黃佳說,金迪在她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後已經答應和他合作了,黃佳自然是非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