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前為何?可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難道僅僅是以儒取士?”
“不是的!以儒取士隻是諸子百家消亡的一部分原因?。”
孔三十六叔冷冷地看着一群孔氏子弟,厲聲道:“儒術能夠迅速替代諸子百家,那是因?為諸子百家的人都被殺的差不多了!”
“秦朝殺,項羽殺,劉邦殺,盜賊殺,百姓殺,戰亂殺,饑荒殺,大水殺,大旱殺,地震殺,亂世之中?包括儒家在内的諸子百家還有幾個剩下?”
“天下并沒有可以獨領風騷的學術,我儒術替代諸子百家這?才不曾遇到?多少阻力。”
一陣秋風吹過,樹上落下幾片殘葉,小火爐上的酒香飄向遠處。
孔三十六叔厲聲道:“而?今我儒家獨領風騷四百年,天下有人的地方就尊重我儒術,對孔聖恭恭敬敬地磕頭,對我孔氏子弟奉為上賓。”
“縱然不識字的老農也知道我孔氏是萬世師表,可以不知道本朝是何?朝,不知道皇帝何?姓,卻不會不知道孔聖。”
一群孔氏子弟傲然點頭,就是這?樣,不然他們怎麼會在集體農莊得到?農莊管事都不曾有的待遇,而?沒有一個人有意見?
孔三十六叔大聲道:“皇朝會覆滅,儒術不滅,孔聖不滅。”
“天下越是混亂,皇朝越是頻繁更替,我儒術的地位就越是崇高!”
“因?為在混亂和颠覆之中?,人人追求穩定,而?世上唯有亘古不變的儒術才給人熟悉感?和安定感?。”
“那些在亂世之中?看到?《論語》、《孟子》的人會痛哭流淚,認為唯有儒家才能救世界,天下混亂就是因?為皇帝不尊儒家。”
一群孔氏子弟微笑點頭,有太?多的人在兵荒馬亂的時候看到?《論語》如同看到?了稀世珍寶,願意用鮮血保護《論語》了,幾乎在任何?一個戰亂時代都能找到?類似的例子。
真是一群蠢得可愛的白癡。
孔三十六叔擡頭看天,低頭看地,轉頭看身邊的樹木花草,傲然道:“四百年來,我儒家已經深入華夏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土地,每一滴血液。”
“胡輕侯想?要‘罷黜儒家,獨尊格物道’,簡直癡人說夢。”
一群孔氏子弟認真地盯着孔三十六叔,終于要講到?核心了。
孔三十六叔眼中?精光四射,道:“這?文字非我儒家所創,這?儒家的‘禮’也不是孔聖所創。”
“縱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四百年,難道天下所有經文都是我儒家經文?”
“天下人皆治《周易》,難道《周易》是孔聖所著?”
“天下自然有人在學儒之外兼學諸子百家,《周易》難道不是陰陽家的著作??”
“諸子百家從?來不曾消失,隻是不曾出聲。”
一群孔氏子弟握緊了拳頭,想?要剿滅諸子百家真是艱難無比啊。
孔三十六叔冷笑道:“可天下人皆以為我儒家代表文字文化文明,代表與文字有關的一切。”
“世人以為文字是我儒家所創,以為任何?一個識字的士人就是我儒家子弟。”
“世人以為《周易》是我儒家經文,研讀《周易》就是在研讀儒家經學,研讀者就是當世大儒。”
“世人以為天下識字之人的忠孝節義悲壯事迹代表我儒家的忠孝節義,是我儒家的風骨,卻不知那些傳說中?人多有學習諸子百家之人,所做之事更是符合諸子百家之學而?不是儒術。”
一群孔氏子弟用力點頭,隻覺孔氏祖先能夠采取拿來主義真是智慧,任何?儒學不能消滅的,就将它定義為儒學,世界立刻就和諧了。
孔三十六傲然道:“世人如此推崇儒術,胡輕侯如何?讓我儒術滅亡?”
“格物道中?不曾教人識字,不曾教人明理?,世人讀着《格物道》,卻以為能夠識字是托儒術之福,我儒術豈會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