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子輕上午接到邱晁的電話,叫他去墓地,給四嬸跟堂哥堂姐念念經。
嶽起沉開車送他過去的時候,四叔已經在那了。
出乎陳子輕意料的是,四叔沒出事,他慢慢養好了身體,天氣回暖了,四叔開始從悲痛中往外抽離。
聽說自殺未遂的三嬸走出房門,有了旅行的念頭,不再一心尋死。
邱家的氛圍日漸輕快,籠罩在山莊上空的陰霾消失無影,仿佛不曾出現過。
陳子輕這頭在墓地念經,同一時間,和他一樣信佛的二嬸也在念經。
二嬸沒住在金輝輝煌的豪宅,她為了清淨住在郊外。
和煦的陽光透過陽台玻璃照在二嫂的身上,暖洋洋的。
門口的老樹又抽出了幾縷新芽,幾隻麻雀蹲在枝頭叽叽喳喳地叫着,歡心又雀躍。
二嫂坐在陽台的藤椅上,捏着佛珠一顆顆地轉動,她微微搭着眼,嘴裡念了會經就拿起旁邊的水杯喝水。
窗外的小徑上,有行人看見陽台上的二嫂,微笑着向她揮手打招呼。
面對行人的熱情,二嫂無動于衷,神情冷淡
。
并不是她不近人情,而是這已經是一上午,第十六個向她打招呼的行人了……
也可以說是三個。
因為這十六個人,隻不過是同樣的三個人,來來去去不斷重複罷了。
三個同樣的人,同樣動作,同樣表情……
先是一個背包的小男孩,然後是老太婆,最後是穿工作服的婦女。
“下一個,是小男孩了吧。”
果然如二嫂所料,一個小男孩像是第一次看見她一般,跳着向二嫂打招呼。
這世上哪有同樣的人?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表情呢?
更何況……
這是她自己家的院子,又哪來的行人?
“凡有所相,介屬虛妄……”
二嫂默默地轉動手裡的佛珠,喃喃地重新念起經文,“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終于,外面的行人停止在27個,不再繼續。
春風拂過院裡的綠植,枝葉搖曳,散出淡淡的芬芳,院落重歸甯靜祥和。
二嫂提着的心漸漸放下。
“咔!”
手裡陪伴自己多年的佛珠,忽然傳出開裂的聲響,緊接着所有珠子,碎開散成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