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咱們顧家從今以後,立下一條家規:
無論男女,不到18周歲,不許婚配。而且,成親,要經過本人同意才可以,特殊情況除外。”
陶氏和顧老四都很支持顧梅朵的做法,顧春久也點點頭。
有了這條家規,從今以後,在婚姻上會少很多麻煩。
顧梅朵找出了兩塊布,把紫竹叫過來:
“一會兒你到我爺爺奶奶那裡去,把這兩塊布交給他,就說是我們全家給爺爺和奶奶做套衣服的。
還有這罐泡菜,給他們嘗嘗鮮,這可是我新做的。”
紫竹答應着,拿着布和那罐兒泡菜走了。
顧梅朵看了看陶氏和顧老四,“爹,娘,我就想知道,殺豬那天是你們誰把奶奶請來的。”
顧老四愣住了,他還以為是顧梅朵請的呢。
顧梅朵看着老爹這個表情,又去看看陶氏。
陶氏說:“婆婆是我請來的沒錯,朵朵既然已經把你爺爺請來了,還在乎再請請你奶奶嘛。
今天你也看到了,你奶奶幫了你大忙了吧。
你奶奶以前雖然做了很多錯事,但是總的來說,她也不是一個十分壞的人。
以前那麼做,都是因為窮鬧的,咱們做小輩兒的,不應該記恨她。”
顧梅朵和顧春久都點點頭。
……
清平縣城。
顧梅朵從布鋪買了棉花出來,趕着牛車,剛剛要離開,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
不對,應該是熟悉的面龐,确切地說也不對,應該說這個人的面龐讓顧梅朵看起來有些熟悉。
這個人走進了一家鋪子,顧梅朵兒重新把驢拴好,和這個男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遠地觀察他。
因為這個男人的面龐,長得和自已的娘親陶氏,有六七成相像。
男人三十六七歲的樣子,身材消瘦,面容剛毅,提着一把劍。
男人很快地從鋪子裡出來了,右手拎着一個把大包袱,應該是在鋪子裡買的東西。
因為剛剛他進鋪子的時候,右手是空着的。
男人翻身上馬離開。
走的和顧梅朵是同一個方向。
顧梅朵趕起小驢車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
馬跑得很快,驢車走得很慢,不一會兒的功夫嘛,馬就跑得沒影兒了,顧梅朵的小驢車依舊得得得得,在官道上行走着。
拐過一個彎兒,在前面官道的道邊兒,那個男人下了馬,停在那裡。
顧梅朵可不認為他是等自已的,小驢車走到男人身邊,并沒有停留,一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