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的先生都找到他們家裡去了。
一看,家裡确實是太窮了,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了。
别說劉一蘭,就是劉一竹,身上的衣服都是滿身的補丁。
本來先生是要罵他一頓,讓他别為了點小錢,耽誤前程。
可是,看到他們家這樣,先生也開不了這個口,直接走人了。
俗話說,能幫一饑,不能幫百飽。
大家都不富裕,這考完秀才還要繼續考舉人,考進土。
讀書就是個燒錢的事情,别說這樣的家庭,就是有些家底的人家,也常常是要舉債供讀書人的。
唉,可惜了一個好苗子。
劉一竹不讀書了,這讓劉一蘭很揪心。弟弟怎麼命就這麼苦啊,沒爹沒娘不說,自已這個姐姐還是個無用的。
她就天天喊叫着讓劉一竹去讀書,劉一竹鐵了心的要在家看着姐姐,就怕她出去賣了她自已。
當時這件事情鬧得很大,差不多整個四台鎮的人都知道了。
私塾先生有個同窗好友,在鄰縣做縣丞,回家探親路過這裡來看他,得知了這件事。縣丞的夫人是個心shan的,就召見了這姐弟二人。
看着這二人雖然破衣爛衫,卻收拾得很幹淨,二人相貌也好。縣丞夫人就對劉一竹說:
“我收了你姐姐做個丫環吧,我給你五十兩銀子,你姐姐的契約就一年一簽,什麼時候你還了這錢,我就放你姐姐自由,你看怎麼樣?
你姐姐每個月有月倒錢的,如果你省着些,自已再想辦法賺點,你也勉強能讀下去了。”
劉一蘭一聽,立即點頭。
可劉一竹還是不答應。
劉一蘭急了,不知道從哪拿出來一把剪刀,抵在脖子上:
“你再不答應,我就一剪刀捅了脖子。姐姐的性子你是知道了。”
劉一竹無奈,隻得含淚答應了。
431
在本王面前,你一個縣令算個屁
劉一蘭請求,能不能等劉一竹考完院試,她再去縣丞家。
縣丞夫人答應了。
劉一竹是個讀書人,他們自然不怕劉一蘭不守諾言。
劉一蘭是不放心弟弟自已出這麼遠的門兒,又怕他照顧不好自已,想陪着他一起去府城。
姐弟二人弄了一輛推車,車上裝着簡單的鍋碗瓢盆,拉着幹糧,糧食和自已家腌的鹹菜。
一床破爛的被褥和幾件換洗衣服,最奢侈的,就是一塊新油布了,這是為了防雨的。
二人比别人早大半個月出發,劉一蘭推着車,劉一竹跟着走,還一邊背着書。
雖然為了省錢,他們早早從家裡出發,不舍得雇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