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郎和周二郎連忙去接手,在家滿寶就沒幹過這些事,萬一燙手了怎麼辦?
莊先生卻看得很滿意,摸着胡子和老周頭笑道:“周老丈,你養了一個好閨女啊,十裡八村,我再沒見過比這更機靈的孩子了。”
“那也是先生教得好,”對于滿寶趴在窗戶上偷學的行為,老周頭一直是知道的,一開始是心疼,但心疼過後他隻能忍着心疼讓閨女去盡可能的偷學。
因為他知道,本事越大,人才能活得更好。
莊先生隻要不趕滿寶,他就不會約束孩子。
所以對于莊先生,老周頭一直是敬畏而感激的,脊背也更彎了。
莊先生卻笑眯眯的道:“是這個孩子好,她不僅聰明,還孝順,知道為我打掃院子,也知道念着父母家人,可見是老丈家風好。我決定收這孩子為徒,但也隻能帶在身邊教導,進學堂的事還得問過白老爺才行。”
畢竟這學堂是白老爺開的,他也是白老爺請來的。
老周頭精神一振,立即道:“其實能跟在先生身邊學習就夠了,進不進學堂不要緊的。”
老周頭生怕滿寶進學堂要束脩,漲紅了臉道:“先生也知道,我家貧……“
老周頭支支吾吾的沒說完,莊先生卻明白了,他朗聲一笑道:“老丈放心,我既然要收滿寶做弟子,就是把她當親生孩子一樣的,自然不會收什麼束脩。”
他頓了頓後道:“我也知道,你們家裡有困難,而滿寶現在年紀還小,不必給她買什麼東西,以後她讀書識字,可以在我這裡抄寫課本。”
其實周家人上門前,他都不是很确定周家是否願意滿寶拜他為師,現在周家人上門了,莊先生都忍不住感歎一句,周家果然疼寵滿寶。
第15章
拜師(二)
讀書很難,這個世上能識字的人太少太少了,一是因為沒錢,二是因為沒機會,三則是不夠聰明。
之前幾個村一個學堂也沒有,孩子讀書須到縣城裡去,但吃飽穿暖都勉強,就是家裡富裕一些的,也供不起孩子的。
還是白老爺帶着家小搬到七裡村來,他家兩位公子需要讀書,這才特意去縣城聘請了莊先生。
莊先生雖然沒考中進士,但也是考進府學的人,人品德行都好,如果隻是一般的報酬,他怎麼可能願意到七裡村這個小山村來教書?
要拿出令莊先生心動的報酬,白老爺是很舍不得的,最後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白家出錢給莊先生辦一個學堂,給莊先生的束脩他們家給大頭,再把附近的适學的孩子都招來,每個孩子也都付一份束脩,這錢積少成多,報酬也就豐厚了。
這學堂是白老爺建起來的,卻是屬于莊先生的,學生的束脩也一直是莊先生拿着,要收什麼學生自然是他說了算。
但不論是出于禮節,還是因他和白老爺的合作關系,滿寶是否可以進入學堂讀書都是要和白老爺說一聲的。
不過莊先生覺得這事不用急,因為滿寶年紀還小,現在先跟着他慢慢學一些基礎也行。
等翻過年她更大一些了,再進入學堂就是。
而周家願意放滿寶出來讀書就已經很難得了。
莊先生剛來的時候,在附近幾個村子裡招生,那些大人也知道讀書的好處,擡頭勸自家子侄以後要努力掙錢,若有機會就進學,低頭看見女孩們眼裡的渴望時,卻是勸罵,“女孩子家跟着湊什麼熱鬧?趕緊家去,這做學問的事是你們能看的嗎?”
滿寶趴在窗戶外偷聽,一開始在七裡村是掀起軒然大波的,這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知道。
可莊先生知道,七裡村是有族老找到白老爺,讓他革了小錢氏的差,免得滿寶總是偷聽課,帶壞村裡的風氣。
是他攔了下來。
一是小錢氏的确勤勉,又不多事,二來,他當時很喜歡滿寶。
所以說,“向學之心人皆有之,何必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