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6頁)

  所以說,“向學之心人皆有之,何必扼殺?”

  然後跑到窗口裡偷聽的孩子就多了,最多的時候,兩個窗口那裡趴滿了人,全是男孩子。

  這在士林中是很不道德的行為,但話是莊先生說出去的,他自然不能因人而異。

  也因為這事,當時有幾個學生當即退學了,家長來領了束脩,轉身又把孩子趕到窗口那去偷學。

  莊先生當時氣急,卻也隻能氣在心裡,隻當看不見窗外的人。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滿寶一樣的。

  當時滿寶才一歲多,剛學會說話,路還走不穩當,對外面的世界認識不夠,并不貪玩兒,她可以坐在門檻上自己安靜的玩一整天,高興了就跟着教室裡的孩子念兩句,不高興了就自己拿着小棍子戳螞蟻玩半天。

  可窗口外扒的孩子最小的七歲,最大的十歲了,正是最坐不住,最貪玩的時候。

  不到五天,他們就自己跑得差不多了,退學了的學生家長見孩子偷學啥都沒偷到不說,還把之前學的字也給忘得差不多了。

  氣得不行,沒辦法,又把孩子給送回來了。

  從那時起,就很少再有男孩子來偷聽,卻開始有一兩個女孩小心翼翼地趴在窗戶外面。

  可還沒等莊先生有反應呢,那些女孩的家長就首先發作了。

  他們會先把女孩扯走,然後打罵,“讀書也是你能聽的嗎?我看你是心大了吧,有時間去割豬草,去地裡拔草,去山上撿柴薪,你眼裡怎麼就一點兒活兒也沒有,這樣以後怎麼嫁的出去……”

  其實,這裡面有一些想法也是莊先生曾經的想法。

  比如:男孩讀書比女孩讀書更重要,他也更看重男孩。

  但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莊先生想得更多;還是因為人遇到自己看不慣的事容易産生逆反心理。

  反正在他不知不覺間,他改變了很多想法。

  尤其是滿寶一日比一日大,表現出一日比一日的聰慧來。

  她趴在窗口裡背下來的書比坐在學堂裡讀書的學生要多,她根據他的手稿認出來的字也不比學堂裡讀書的學生少。

  她還孝順,知道聽了他的課,要管他叫先生,知道要給他打掃院子,收拾案桌……

  他病了,正經的學生一聽說可以放假就撒腿往外跑,她卻知道滿院子轉悠着給他倒一杯熱水,還抱了他的衣服回去給她嫂子們清洗……

  還會纏着她母親多拿一個雞蛋來送給他。

  他知道周家疼這個幺女,卻不确定他們能否願意她讀書。

  所以為了增大這個可能性,并且讓這個事件良性發展,他不會要束脩,甚至不要求周家為滿寶購買筆墨紙硯。

  而周家的重視程度讓他驚喜不已。

  因為他們不僅帶來了一條臘肉,還帶來了一身衣服和一雙鞋。

  莊先生忍不住笑了,看來周家的确足夠重視這個小弟子,他笑着收下。

  老周頭見了松了一口氣,連忙讓滿寶跪下給莊先生磕頭敬茶。

  莊先生接過茶喝了一口,将一早準備好的一套筆墨硯送給了滿寶,哦,還有一把從後院拔來的蔥花。

  收了這麼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子,莊先生很高興。

  老周頭和兩個兒子也很高興,聽莊先生的話音,滿寶暫時不用添置什麼書籍,到時候要用什麼自己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