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郎就樂,摸了摸她的小腦袋道:“哪兒用得着你啊。”
周四郎的丁田要開墾,周家也是至少要出一個勞丁的,老周頭派周四郎去了,那畢竟是他自己的地。
然後其他兄弟,除了老五和老六外,其他人都要留家裡建房子。
所以周四郎到底還是沒能徹底接手山藥的生意,但他還是帶着周五郎去了一趟縣城,把家裡一小半的山藥給賣了出去。
剩下的,大部分留作種子,餘下的一部分則交由周五郎他們零散賣去。
但在縣城裡,真正知道山藥,還會吃它的人家卻不多,受衆比不了生姜,所以有點兒難賣。
不過隻要找準了客戶群,周五郎和周六郎的遊商之旅還是挺順利的。兄弟倆每天都能從縣城裡帶回來五六百文的收益。
周三郎看着,更加堅定了要開荒的念頭。
就連周大郎都有些心動,和小錢氏商量着也開一塊地。
小錢氏則道:“老三不是說要開嗎,你再開,家裡的活兒難道都攤到老二頭上?”
小錢氏雖然也心動,但,“爹不會答應的,四頭都三歲了,我看三弟妹又要有了,到時候家裡攤子鋪得太大,顧不過來豈不浪費了?”
第168章
新房建成
小錢氏低聲道:“今年家裡又多了二十畝的永業田,光做這些就要費去不少時間了,哪裡還有空打理荒地?而且現在都入冬了,家裡又要做房子,開荒也抽不出手腳來。”
周大郎就歎氣,道:“這不是大頭和大丫年紀也不小了嗎?尤其是大丫,再過個幾年就能說親了。”
周家不分家,孫輩說親的彩禮等自然也是公中出,周大郎并不怎麼擔心大頭和三頭,但大丫卻是個閨女,到時候總要多帶點嫁妝出去才好看。
小錢氏想了想道:“先過了明年再說吧,看看家裡能不能忙得過來,要是可以,我們也去選塊好點的地方開,而且過了明年大頭和大丫又長一歲了,地裡的活兒他們也能多幫點兒。”
周大郎隻能應下。
分下來的田地種什麼都是有規定的,像永業田,就隻能種植糧食,就算縣裡管得寬松,那也得至少有百分之八十要種糧食。
所以他們是不可能占用太多良田種植姜和山藥這些不能做糧食的東西的。
況且,老周頭也很謹慎,今年姜和山藥的确給家裡帶來了很大的收益,但那是種得少,量少,所以銷得出去,可如果種得多了,能賣得完嗎?
别的不說,這姜和山藥就不是每天都需要吃的,所以他願意拿出幾畝地來種植已經算是冒險了。
所以對于三兒子決定開荒種植生姜的事,他不是很開心。
“地裡的活兒不少呢,要是不做精細些,糧食肯定減産,老四他們幾個小的瞎折騰也就算了,老三怎麼也跟着湊熱鬧?”
錢氏卻道:“老大家的做飯好,有學堂那份工在,每個月都有進帳,老二更不用說,他竹編的手藝,每個月掙得不比大房少,可老三怎麼辦?他沒别的本事,就是會種地,現在四頭也三歲了,再生一個,養孩子不要錢啊。”
“家裡又沒短他們吃喝。”
“養孩子是隻需要吃喝嗎?”錢氏嗔道:“扯布做衣服不要錢?别的不說,他要給自己媳婦煮碗紅糖水,難道還要和老大家的讨去?讓他去做,開個七八分出來,他們自己也有個收益。”
“那地裡怎麼辦?”
錢氏閉着眼睛沒說話。
這件事暫時沒議出來,他們便也沒露出不滿,周三郎一無所知,尋着空隙就往山邊走了一趟,最後在離周喜那塊荒地的不遠處選中了一塊兒。
他圈了下來,決定回頭有時間了就來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