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頁)

  魏知咬緊牙關,想起他初到益州時看到的人間煉獄。

  這一次洪災,隻他下令統計到的死亡人數就有四萬八千餘人,這其中有直接被洪水沖走或淹死的,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死在之後的饑餓,沖突,以及疾病之中。

  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犍尾堰決堤。

  如果六年前白啟能活下來,犍尾堰事發,那今天這樣的事就不會發生。

  這個案子并不隻是死了白啟,周銀夫妻以及那些随從而已,還有今日的四萬八千餘人。

  還有他沒有統計到,不知道死在了哪裡的百姓。

  魏知深吸一口氣,肅然道:“老夫人放心,魏某必傾盡全力,還所有人一個公道。”

  劉氏眼眶一紅,起身對他行了一禮,道:“大人正直,我自是信的,然而我也知道,事有可為,與不可為的分别。老身已經等了六年,不介意再等六年,再再六年,因為我已經到了這個年紀,除了含饴弄孫,沒别的追求,我可以等下去。”

  魏知聽明白了她的話音,問道:“老夫人但有所請,盡管開口。”

  劉氏道:“當年他們為了查周銀夫妻的身份,特意将周銀夫妻污為盜匪,以至于周滿不能認親生父母,周家也一直隐藏周銀已死的消息。”

  她道:“周銀夫妻是因我兒死的,我不能讓他們死後還背此污名,何況滿寶那孩子不能永遠不認生父生母,她今年六歲了,我等得,她等不得,周家人恐怕也等不得。”

  魏知就沉思起來。

  一個人的身後事和身後名有多重要?

  哪怕魏知不信鬼神,卻也很看重這兩樣,尤其是身後名。

  誰不想死後百世流芳,誰又想死後還背負罵名,甚至連最基本的祭祀都沒有?

  他在廳内來回踱步,許久後問道:“周銀夫妻的事都有誰知道?”

  “隻有立之和你我二人,”劉氏道:“至于那三人,恐怕也猜到了一些,不過他們現在在我們手裡。”

  所以在外面,沒人知道,包括周家自己都不知道。

  “那個叫大吉的……”

  劉氏立即道:“他是可信的。”

  劉氏頓了頓後道:“他們一家是我白家的世仆,二吉更是他的親弟弟,所以大人放心。”

  魏知明白了,點了點頭後道:“如此就好運作得多了,你放心吧,我會安排的,隻是你們得耐心等一等。”

  “是,”劉氏拜謝,“老身先替周家,替滿寶,更替啟兒謝過魏大人。”

  “快别如此,”魏知扶起她,歎息道:“周銀夫妻義薄雲天,魏某人也不過略盡綿薄之力而已,連冤屈都不能替他們伸。”

  劉氏嘴巴張了張,到底沒問出來。

  其實她有些不明白,哪怕她已經很聰明,她也不解,犍尾堰已決堤,堤壩就擺在那裡,那就是赤裸裸的證據,怎麼就定不了他們的罪呢?

  那是益州王的封地,要說益州王和劍南道節度使不知,打死她都不信。

  連她一個婦人都明白的道理,怎麼朝廷就是辦不了他們?

  朝廷還真不能辦他們。

  目前,連益州刺史都是以渎職的罪名被召回京城問罪。

  不錯,是召回,而不是拿回,他是可以自己帶着随從慢悠悠的往京城走,隻要在吏部給的最後期限内到達京城答疑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