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1頁)

  莊先生略一思索便退了白家給的豐厚束脩,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劉氏和白老爺并不攔着莊先生繼續開學堂教學,但也不願意少了那份束脩。

  他們倆人都知道,莊先生教白善寶和白二的值這份束脩。

  滿寶回家便提出,“爹,我們把大頭大丫他們也送去上學吧。”

  “那不行,他們不是跟你識字了嗎?”

  “我教的總比不上先生教的,而且他們沒筆墨紙硯,寫的字太難看了,做賬本也不好看。”

  老周頭想了想,還是搖頭,“家裡這麼多孩子,都送去上學,那得交多少錢,又得買多少書和筆墨紙硯呀,不行,不行。”:

  滿寶道:“家裡現在又不缺錢。”

  “那也沒錢到那個份上。”

  滿寶就嘟了嘟嘴,去看她娘。

  錢氏則看向幾個兒子,問道:“你們的意思呢?”

  周大郎和幾個弟弟對視一眼,道:“娘,我們晚上回去問問孩子。”

  孩子們自然是想去的,就是年紀最大的大頭也想去,“雖然讀書很難,我也不太喜歡讀,但我知道讀書有用,我想好好的學寫字,小姑已經開始教我們打算籌了,可我們總也學不會。”

  大丫連連點頭,“小姑說,先生一教她就會了,她說可能是她教的不好。”

  周大郎便沉默了許久,把幾個孩子打發回去睡覺後與小錢氏道:“我記着小叔很小的時候,和我們一起進城,路過一個學堂,他就趴在學堂的窗戶外頭聽先生教書,他一下就記住了好幾個字,後來常自己走上近一個時辰的路去城裡偷聽人家上課。”

  “到滿寶這兒也是,所以你看,小叔和滿寶多聰明啊。”周大郎小聲道:“爹要管着一大家子肯定不舍得花錢,且各房的孩子數也不對,我看,不如我們自己花錢送去。”

  小錢氏一算,蹙眉道:“束脩倒是沒多少,但要買這麼多書,還有筆墨紙硯,這可花費不少呢,而且……”

  她壓低了聲音道:“家裡掃地,割草,洗衣裳這些活兒一直是孩子們做的,讓他們都去上學了,這些活兒誰做?”

  “那就我們做,”周大郎卻有一股遺傳自錢氏的韌勁兒,小聲道:“隻要他們将來和将來生的孩子有滿寶一半聰明九成。”

  小錢氏一想也是。

  于是點頭道:“行。”

  周二郎也在和馮氏說上學的事,“……幾個孩子都不小了,而且二頭二丫都和滿寶學過好幾年了,字也都認識了,去莊先生那裡也就學上兩年,把滿寶教不會或是還沒教到的學會了也就回來了。”

  “公爹會給錢嗎?”

  “爹肯定不樂意,但我覺着娘可能會願意,到時候看吧,反正我們先準備好,實在不行,我們自己送去。”

  馮氏沒意見,笑道:“反正送一個也不費多少錢。”

  她雖然不管房裡的錢,卻也知道丈夫手上有多少錢的。

  周二郎卻驚奇的道:“怎麼是一個,二頭二丫和三丫都去,這就三個了。”

  “二丫和三丫也去?”

  “當然去了,嗯,三丫還小,或許不該送她去,讓她在家裡跟滿寶多學兩年,等再大一些,就和她姐姐一樣去待兩年再回來也是一樣的。”周二郎計劃着,越想越覺得這法子好,“這樣好,能剩下不少錢呢。”

  “女孩子家讀書有什麼用啊。”

  “你看滿寶,你說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