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1頁)

朝令夕改

  魏知聽聞松了一口氣,恭敬的退下。

  沒有了白善和周滿,自然可以用别的辦法将此事捅出來,隻是會少了很多婉轉而已。

  皇帝沒怎麼把這事放在心上,雖然惋惜少了轉折,須得另外想辦法,但正如他所說,他總不能下旨強迫人進京吧?

  下旨人家也是可以拒絕的好不好?

  皇帝心情不是很好的背着手回後宮,皇後才從太後那裡回來,親自給他解了外袍,宮人給上了茶後便揮手讓人退下。

  皇後這才道:“母後才哭了。”

  皇帝皺了皺眉問,“怎麼了?可是身體不舒适?”

  皇後歎氣道:“太醫說是郁結于心。”

  她看了眼皇帝,頓了頓後道:“母後想念益州王呢,這兩日一直念叨着王爺在益州的日子不好過,養的孩子多,偏封地還被削了一塊,說是想把自己名下的幾個莊子給王爺……”

  見皇帝臉色不好,皇後便道:“陛下,讓母後操心起益州王的生計,朝野中和天下的百姓要怎麼想您這個兄長?”

  皇帝臉色鐵青的起身走了兩圈,問道:“母後想何時召益州王入京祝壽?”

  “母後還是想這個月便招人入京,下個月是鬼月,益州王帶着孩子在路上走不好,八月再入京又晚了。”

  皇帝氣樂了,“母後是九月的壽辰吧?”

  “母後說,八月中秋,既然她要過壽,不如再一起過個中秋。”

  “那為何隻招益州王,把河間王他們也一并招進宮來。”

  皇後知道他說的是氣話,也沒往心裡去,淡淡的問道:“因為被魏知勸誡過,所以母後現在也沒往往朝堂上說,隻是把臣妾叫去,暗示了幾天。”

  皇帝想着這幾天皇後都要早早起床去太後那裡晨定,傍晚還要昏省,他都多少天沒與她用晚膳了?

  皇帝抿了抿嘴,垂下眼眸想了想後道:“朕明日會和諸位臣工說的,六月下旬招益州王入京。”

  “陛下……”

  皇帝按了按手,“朕自有思量。”

  皇帝沉吟起來,本來他都沒打算讓白善他們入京了,可現在看太後對益州王越發看重,若下告,恐事不密,但上告,誰又及得上白善和周滿名正言順,又情義雙全呢?

  皇帝想到他才和魏知說的“罷了”便忍不住頭疼,恐怕明日又要被誡反複無常,不受諾了。

  雖然如此,第二天小朝會的時候皇帝還是和衆臣工憶起了建國以來的功臣,有戰死沙場,也有因為各種公務死在任上的。

  當然了,這樣的人并不是很多,相比之下還是戰死沙場的将軍更多些。

  大臣們見皇帝難得的多愁善感,也跟着回憶起來,于是越提越多,魏知聽到皇帝提了一下白啟的名字,說他也是功臣,當年也是為國家盡忠……

  魏知和老唐大人眉眼微跳,微微擡頭看向皇帝,皇帝已經提下一個人名了。

  其他大臣卻沒在意,剛才他們和皇帝一共提了有二十來個人呢,其中有一兩個他們不熟,沒怎麼聽說過的實在太正常了。

  反正是憶已死的功臣,大家惋惜歎息就對了。

  皇帝說着說着話鋒一轉,問道:“不知這些功臣之後現在可在為國盡忠?”

  他道:“他們父輩有功勳,國家可不能讓他們寒心,他們也該繼承父輩遺志,為國為民效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