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2頁)

  益州王便歎息一聲道:“那就拜托幾位将軍了,若事成,你們将來必是建國首功。”

  衆将士聽得心潮澎湃。

  益州王又提了一下太後和朝中與他要好的幾位大臣,表示他們都支持他。

  他道:“太子成婚多年,至今無子,三皇子又野心勃勃,諸臣都心慌得很,除此外,我大兄和三哥的舊臣也在聯系本王,朝中局勢一片大好,隻等我們拿下茂州、綿州和益州,便可各地起義。”

  裴子聞垂下眼眸,面上和幾位參将做出激動的表情來,心裡卻沒多少波瀾,反而更多的是擔憂。

  這些參将因為久在山坳中練兵,對外面的事知道的不多,甚至連益州王此前已經事敗被關的事都不知道。

  這一次起兵,與其說是益州王萬事俱備後從容起兵,不如說是被逼無奈倉促起兵。

  事不密則漏,已經洩露的秘密起兵還能成功嗎?

  這一刻,裴子聞想起了好友關老爺曾經說過的話,“天下紛亂已久,百姓思安,王爺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這是生不逢時,你應該勸王爺順應天和才對。”

  “違背天和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子聞?”益州王忍不住提高了聲音,裴子聞回神,連忙躬身,“王爺有何吩咐?”

  益州王皺眉,“你在想什麼,怎麼一連叫你幾聲都不應?”

  裴子聞苦笑道:“回王爺,我年紀大了,很少這麼晚還沒睡,所以……”

  益州王便握住他的手歎氣道:“是本王思慮不周,有勞子聞了。”

  “能為王爺效勞是我等的福分……”

  倆人互相表白了一通,然後益州王便拉着裴子聞一邊回主院,一邊說些私密的話,“我已經叮囑了新安和新平,不許他們露出京城的風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絕對不能弱了士氣。”

  裴子聞應是。

  可話是這麼說,益州王自己是擔心的呀。

  那些參将和士兵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他們可以盲目自信,但益州王做不到呀。

  他至今不解,“東溪莊也就罷了,當初向家餘孽沒有剿殺幹淨,所以漏了人在外面,可怎麼茂州這裡也被人提早知道了?”

  他前腳進山,後腳發兵,結果竟然就被人埋伏剿滅了,若不是提前知道,一定不會碰得這麼準的。

  裴子聞也皺眉,“這一點兒是有些奇怪,可茂州這邊一向治軍嚴密,又有張刺史做掩蓋,按說不會洩露才對呀。”

  說到張刺史,倆人又是一靜,他們都知道茂州城那裡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益州王多年的謀劃就此毀于一旦,他緊緊地抿住嘴巴,緊握住拳頭道:“恨不得回到多年,該将涉事之人的家人也都清理幹淨才好。”

  事情全因白啟和周銀的後人而起,被關在宮裡的時候,益州王就不止一次的後悔過。

  當年不該因為白家是隴州的小世家便憂心事情鬧大而饒他們一命的。

  裴子聞也覺得惋惜,但事已如此,再後悔也沒用了,而起當年他們可查不到周銀的身份。

  就算殺了白啟全家,還是會漏掉周銀。

  誰能想到七裡村的人膽子這麼大,竟敢全村撒下彌天大謊呢?

  益州王問,“隴州那裡還罷了,不在劍南道之内,綿州羅江縣那裡你派人去了嗎?務必将周家剿殺幹淨,不留後患。”

  裴子聞連忙道:“王爺,此時還不是時候,待您攻下了綿州,不說周家,便是整個七裡村都任由您處置,何必急于一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