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聞連忙道:“王爺,此時還不是時候,待您攻下了綿州,不說周家,便是整個七裡村都任由您處置,何必急于一時呢?”
他從京城裡接應出益州王後就星夜趕路,一路颠簸的回到這裡,昨天晚上剛進山,一大早上的要派兵出去占茂州,結果他們還在等消息時就有潰逃的士兵跑回來說被伏擊了……
他上哪兒找時間給他派人去尋私仇?
要裴子聞說,周家、白家這種私仇實在沒必要太放在心上,等以後他們事成了,或事成一半,或占下隴州,或占下綿州,到時候你想殺就殺,想剮就剮。
現在實在沒必要太耗費人力和心力去做這種事。
之前在京城他就不是很同意留下那麼多人手隻為殺兩個少年。
但見益州王咽不下心口的氣,且又想以此立威,他便将好手都挑選出來帶出京城,剩下的便留在京城。
想着殺兩個根基底蘊不夠的少年,這些刺客也足夠了,便還下令殺了他們在京城的親人,算是額外送益州王的禮物。
此時也不知道他們得手了沒有。
益州王之所以特意找裴子聞說話,就是為了安撫他的,畢竟除了他那些死士和護衛外,他是唯一知道實情的知情人了。
東溪莊那邊,他沒有對參将們明說,隻是暗示那裡被巡查的禦史發現,以為東溪莊裡都是盜匪,所以遂州和綿州借兵将人都捉拿了。
他希望,裴子聞能坐實這件事,不要洩露他們目前處境不妙的事。
裴子聞覺得事情不是那麼好隐瞞的,那些參将也不是傻子,他們的兵馬才出就被伏擊,要說外面情況大好誰信呢?
不過裴子聞還是笑着應下了。
益州王心裡不是沒有感歎的,他歎息道:“要是關卿還在就好了。”
裴子聞垂下眼眸,沒有告訴他,關老爺是不贊同他起兵的事的。
其實益州王的運氣是真的不好,應該說,所有被益州王拉到這條船上來的人運氣都不太好。
當年皇帝和先三皇子鬥得如火如荼,朝中大半朝臣都被牽連在内,連太子的屬官都一分為二,有占三皇子的,也有看好當今的。
當然,因為先太子更屬意三皇子,所以先太子的人大半都選擇了先三皇子。
而就在他們鬥得這麼熱鬧的檔口,摩拳擦掌也想參與其中的五皇子被封為益州王就藩去了。
第1210章
伏誅(一)
當時先皇身體還好着呢,雖然益州王年紀小,甚至未及弱冠,但依舊有不少人站在他那邊。
畢竟當今當時功高,三皇子又有先帝的寵愛,倆人身邊的人都很多。
有的人擠不上進去,便多的是甯為雞頭不為鳳尾的人選擇益州王。
反正皇帝又沒死,底下哪個皇子都有自個争一争的,事後不成再退出就是。
所以就算益州王去就藩了,還是有些人與他保持着暧昧的關系。
而當時跟在益州王身邊的就是關老爺,當時天下還未完全安定,益州也窮得很,關老爺就幫着益州王建設益州城。
本想先積蓄力量,以後再争,畢竟先帝正當壯年,再活個十年八年的,誰知将來會如何呢?
益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益州王在此期間聯絡了不少人,誰知道風雲變化得那麼快。
隴右道不安定,叛軍四起,朝廷先後派出兩員大将都折了,而那時,先太子剛剛不甘的薨逝,将東宮的大半人脈都交給了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