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3頁)

  快過年了,大冬日的不在家他們也沒别的地方可去。一聽說老周家會把縣城裡的鋪子給周立信陪嫁,關家人的眼睛都亮起來了。

  特别是大房,目光炯炯的看向關裡長。

  關裡長就問媒婆,“不知道周家那邊對聘禮有什麼要求?”

  媒婆就笑道:“這聘禮隻要照着規矩來就行,老周家的意思,這些東西以後都是要給兩個孩子過日子,隻是以後大公子要去縣城讀書,周家的大姑娘也要去經營鋪子,小夫妻兩個都在縣城了,總不好一個住在鋪子裡,一個住在學裡不是?”

  關裡長思索着點頭。

  媒婆笑道:“所以老周家的意思是,你們這邊要是能給孩子們在縣城買個宅子就好了,這樣大公子讀書也有人照顧,鋪子那邊也不耽誤。”

  她意有所指的道:“裡長老爺,兩個孩子年紀也都不小了,這成親以後總不能常分開,還是生了孩子後安穩些。”

  關大郎夫婦覺得媒婆說得對,一起焦急的看向關裡長。

  關二郎媳婦卻擰了一下關二郎。

  關裡長沉吟片刻後點頭道:“這話也不錯,不知道周家對這宅子有什麼要求嗎?”

  關二郎忍不住道:“爹,這縣城的宅子,就算隻有一小進那也得七八十兩上了吧?”

  就算他們家家境不錯,但娶一個媳婦也去十兩上下了,再買一個宅子,那花銷也太大了。

  關裡長自然也知道大,但老周家連鋪子都肯陪嫁了,他總不能讓長孫在那邊丢臉。

  他瞥了二兒子一眼,然後對媒婆道:“還請您幫忙問一問,周家對這宅子有什麼要求。”

  媒婆立即笑道:“老周家說了,隻是一個住的地方,在縣裡就行,主要是方便兩個孩子,不論大小,所以關家自己拿主意就好。”

  她笑道:“我來前仔細的問過了,他們家那鋪子一月的收益可不少,主要仰仗的是周大郎媳婦的收益,陪嫁以後,這鋪子還是她們母女經營,所以不用擔心生意。”

  别說關家二房,就是大房都忍不住想,那這鋪子到底還是不是陪嫁,還給娘家人經營算怎麼回事?

  媒婆不急不緩的輕聲道:“裡長老爺見多識廣,應該是知道的,這做飯館的,主要看的就是掌勺人的手藝,聽說他們家的這飯館才在縣城裡開了兩三年,已經比一些經年的老館子生意還好了。”

  關裡長顯然是知道這一點兒的,甚至還去飯館吃過,他露出笑容道:“他們家的菜色好,親家母的手藝的确不錯。”

  媒婆就笑道:“可不是嗎,所以有周大郎媳婦在,這館子怎麼也是虧不了本的,以後該周家大姑娘的收益她自己收着,可她和大公子是夫妻,一家子夫妻哪兒還分彼此?大公子在城裡吃的用的,她也能幫襯一二不是?”

  關家人都思索了起來。

  讀書是最費錢的,關裡長不敢說全都一碗水端平,但三個孫子的确都在讀書,隻是兩個小一些的孫子似乎已經展現了他們在耕種上的天賦,别說關裡長,就是他們的父母也已經有些放棄,打算全力供關詠讀書。

  書籍、筆墨、紙張這些是最費錢的,還不算入求學的各種周邊花銷,如果有周立信的嫁妝做底,從旁幫襯一些,那家裡會輕松許多。

  這下關二郎夫婦也沒意見了,雖然七八十兩買個宅子的花銷也挺高的。

  關裡長想的卻更多,周家現在連鋪子都能拿出來陪嫁了,看來,這次周滿從京城回來果然帶回來了很多東西。

  不然,以周金那摳門的性子,怎麼可能舍得陪嫁一間鋪子?

  不過,他看中的不是周滿帶回來的東西,他看中的是掙回這些東西的人和能力。

  那周滿才多大?

  跟着她出去的周四郎幾個才多大?

  未來還長着呢,而大孫媳婦有這樣的叔叔和姑姑,以後遇到難處,總會關照的。

  裡長嘴角忍不住翹了翹,很友好的把媒人送出去,轉身就把大兒子叫來,道:“你明日進一趟城裡,去找牙人看一看房子,不用買太大,就買個一進帶個小院兒的,最後裡面有井,以後他們小夫妻兩個也就不用買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