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4頁)

  裡長嘴角忍不住翹了翹,很友好的把媒人送出去,轉身就把大兒子叫來,道:“你明日進一趟城裡,去找牙人看一看房子,不用買太大,就買個一進帶個小院兒的,最後裡面有井,以後他們小夫妻兩個也就不用買水了。”

  又道:“選個離縣學不遠的,這樣阿詠去上學也方便,我記着他們家的鋪子離縣學也不是很遠,大孫媳婦從那裡去鋪子也方便。”

  當然不遠了,羅江縣就那麼大,一條大街到底,半小時就能轉完,最遠能遠到哪兒去?

  不過關大郎還是很高興的應下了,買宅置地畢竟是大事。

  “爹,這宅子什麼時候買下?”

  “不急,我們家又不會出爾反爾,這宅子買了要住許久的,所以要細細地選,先選下,等過了年再買也行。”他道:“阿詠年後才去縣學讀書呢,不着急。”

  可關大郎怕他爹反悔,想早點定下,最好是在孫媳婦進門前定下,這樣看着也更有誠意不是?

  裡長做事卻穩重慣了,一切都慢吞吞的,這會子也是一樣。

  不過周家做事卻不慢,媒人這邊給了準信,周大郎和周二郎便找了一個時間,趁着衙門還沒關門過年去把鋪子給改到了大丫名下。

第1334章

夫妻閑話

  這一改,老周家人就全都知道了,幾個孩子沒什麼感覺,但馮氏幾個卻是羨慕不已。

  尤其是馮氏,老周家除了大丫,就隻有她生了兩個閨女了。

  所以周二郎剛躺下,她就把他拉起來,低聲問道:“爹怎麼就答應把鋪子給大丫了?”

  周二郎不在意的道:“滿寶去說的,怎麼了?”

  馮氏酸得不行,無意識的揪着他的頭發道:“不是說要留給滿寶做嫁妝嗎?”

  “滿寶說了,她用不着這鋪子,她也不缺這錢,”周二郎把頭發從她手裡拔出來,躺下道:“行了,快睡吧,明天還得去菜地除草呢,老五得去縣城托人打聽老四的事兒,看他什麼時候回來過年。”

  馮氏又把他拉起來,繼續纏着這事,“就算滿寶不缺,那不是還有大頭和三頭嗎?大嫂也真是的,把鋪子給兒子也好呀,怎麼給閨女帶走了?”

  周二郎就知道不說清楚今晚就沒法睡了,他坐起來道:“你管大哥大嫂給誰呢,反正給誰也給不到二頭身上,那給大丫還是給大頭有區别嗎?”

  “怎麼沒有,給大頭,那鋪子就還在我們家手裡,總是一項進益不是?”

  “放心吧,就是給了大丫,那也是大嫂掌勺,大丫那手藝……”周二郎頓了頓後道:“像大哥,我估摸着沒有十來年是學不好的,所以館子裡要用的菜蔬還是家裡出,糧食、豆子這些也都是從家裡這邊買的,到時候還是照着老規矩交一部分給公中,剩下的才是大嫂和大丫的。”

  馮氏一聽,放開他了,但還是羨慕不已,“就不知道二丫出嫁的時候家裡能不能也陪送一間鋪子……”

  “你别想了,家裡就一個鋪子,而且真買了鋪子,你舍得給二丫陪嫁嗎?”周二郎戳破她的幻想,然後道:“對了,三丫的彩絹你給她還回去,那孩子昨兒找到我的時候都快要哭了。”

  馮氏:“……我那是怕她糟蹋了好東西,特意給她收着的,等她出嫁了自會給她。”

  周二郎:“她也不小了,東西可以自己收着,大丫一出嫁,二丫又在京城,家裡就隻有她一個姑娘了,你沒看見爹對家裡的兩個丫頭都和藹了不少嗎?”

  馮氏揪着他的頭發道:“我也沒說昧下她的東西不給,每年她穿的衣裳,鞋子,還有去學堂的束脩,要買的書和筆墨紙不都是我們花錢的?”

  說到這裡馮氏就心疼,“她一個丫頭花的錢比她哥可多太多了,當年她哥讀書的書是小姑抄回來的,用的筆墨是小姑剩下的,用的紙也是小姑給的,還有的就是自己出錢買,我們就用給束脩,可到她的時候,你看她一年花了多少銀子?”

  周二郎就道:“那會兒不是有滿寶帶着他們掙錢嗎?三丫他們現在沒人帶着,身上一文錢都沒有,你讓他們怎麼買?”

  “其實我覺得她讀了兩三年的書盡夠了,還是應該送到大嫂身邊去學一學廚藝,要是能和老六一樣學會做飯的本事,那将來開間鋪子也能幫襯家裡不是?”

  見周二郎又躺下了,她便又把他拽起來,捶了他一把道:“我問你話呢,你看二丫,出去以後就不知道回來了,滿寶說她掙了不少錢,可也沒見她拿回來孝敬我們呀,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周二郎便又隻能老實的坐着,他壓低了聲音和她講道理,“你看滿寶就知道了,你說女孩子讀書有沒有用?咱現在身強力壯的,也沒需要到孩子孝敬的時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