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第1頁)

  從戰場上浴血奮戰出來的,心再軟也軟不到哪裡去,加上當時他身邊好多武将都被先太子和三皇子打壓得動彈不得,于是一惱火,都願追随他再反一次。

  當今猶豫着,猶豫着,然後就在戰場上逼到了絕路,那一場仗,他們被斷了後路,死傷慘重。

  當時殷禮就跟在皇帝身邊,和活下來的衆将一起跪求他反了,

  然後他們就千裡奔襲,繞過先帝車架奔襲回京殺了三皇子,等先帝聽聞消息趕回來時,他們已經穩定了京師。

  先帝被逼無奈,隻能立他為太子,而後因為打擊過大,病重,熬了幾個月後駕崩了。

  而也正因為當今這一雷霆手段,世家全部被鎮住,加上亂戰多年,百姓都再也經不住再來一次戰争,當今登基後主動向世家服軟,兩邊都各退了一步,這才維持住了表面平和。

  但這麼多年來,皇帝從沒想過放任世家,這些年,科舉雖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停考,卻隔上兩三年就必要辦一次,每一次都有寒門子弟入選翰林院。

  作為皇帝的心腹,殷禮知道,皇帝這是在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響。

  可世家同樣沒有放棄,太子身邊,恭王,甚至其他幾位皇子身邊從不少他們的人。

  皇帝和世家,說不出是誰負了誰,便是通透如殷禮也想不出解決的辦法,隻是為了預防皇帝以後後悔,所以暗暗提醒了一句,“陛下小心打鼠壞了玉瓶。”

  被世家放出來參與奪嫡的,一般都不會是嫡支,便是嫡支,也不會是長房。

  看楊和書就知道了,他不僅是京城最有名的世家子,也是楊氏的嫡長,是做宗主培養的。

  所以他不會表現出偏向任一皇子,就算是現在東宮中輔佐,他也是聽命于皇帝,而不是東宮詹事府的人。

  而楊氏若有其他子弟參與奪嫡,赢了自然是從龍之功,榮華富貴;輸了,家族雖會受影響,但嫡支在,根基就還在,沉寂幾年便又能付出了。

  所以皇族會滅,王朝會亡,世家卻是生生世世不滅。

第1582章

合作

  殷禮以前不會想這些,但殷家也是個小世家,雖然比不上王崔這樣的大姓,但看得多了,他也就明白了。

  隻有一個兒子,且兒子還絕對不會出仕的殷禮對皇帝打壓世家的事兒沒多大感觸。

  所以能夠完全的站在皇帝的角落上思考這事。

  皇帝也很喜歡和殷禮說這方面的心事,有些話他不能和皇後說,也不能和兒子們說,更不能和魏知這些朝中的大臣說。

  殷禮的勸誡他還是聽進去了,他從來不敢小看這些世家,他重修一本氏族志,他們都要羅裡吧嗦好些年,崔氏因為他把他們降級,還不樂意娶他女兒,他還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們家呢。

  那些撺掇三郎的皆是老鼠,若是因為打他們波及到了太子和三郎,的确是得不償失。

  皇帝開始思索起來,該怎樣慢慢的收拾他們,而不讓兩個兒子受到太大的影響。

  殷禮沉默的跟在沉思的皇帝身後,将人送回主殿後便告退離開了。

  皇帝站在殿門前思索片刻,還是沒進去,而是轉身去了書房。

  古忠一看這架勢便知道皇帝今晚想要歇在書房,于是一邊讓人去告訴皇後那邊,一邊去準備。

  等把皇帝伺候好,天都黑沉下來了,他這才找了一個空出去用飯。

  古濟特意給他師父熱了飯,一見師父進來,就把熱着的湯先給他盛了一碗,低聲道:“師父,您胃不好,先喝一碗湯墊墊。”

  古忠點了點頭,接過湯喝了一口,見耳房裡隻有他們師徒二人,便低聲道:“此事就算過去了,以後你對外也不要提起。”

  古濟松了一口氣,壓低聲音問,“師父,我們聽到恭王與太子相争的話,真的不用避到莊子裡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