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佯降嘛,也不是隻有他們會的,先給他們露個口風,就說朕有意應和,隻是他們誠意不夠,而後再約束住他們的信息,等朕禦駕親征時把他們都帶上。”
衆臣:……
前面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您能不能不加後面這一句?
衆臣心累,再次表示對最後一句話的反對。
皇帝就指了蕭院正和周滿道:“蕭愛卿和周卿便在此處,諸卿若是不放心,大可以讓他們來給朕請脈,看朕是不是能上馬殺敵。”
魏知沉着臉道:“陛下,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您是明君,難道連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了嗎?”
皇帝道:“朕不上前線,隻在後方。”
“那陛下禦駕親征的意義何在?”
“自然是鼓舞士氣了,”皇帝臉色沉重的道:“前朝末帝三次東征高句麗,卻都未能拿下高句麗,高句麗王雖表面臣服,但諸卿且放眼一看,從前朝到現在,高句麗王哪一次肯應召入京?納貢更是時有時無,目中無人得很。”
“朕能征下東突厥,西突厥,高昌,回纥,為何獨獨拿不下一個小小的高句麗?”他道:“自本朝建國以來,朕也兩次發兵征讨高句麗,最後都無果而終,這一次,說什麼也要将它拿下。”
皇帝意味深長的道:“朕禦駕親征,随朕東征的士兵還有何不放心的呢?”
魏知抿了抿嘴,問道:“陛下打算發兵多少,您意得何果,若是損耗過半亦無結果,陛下是進是退?”
是怕皇帝像前朝末帝一樣沒有節制的投入兵力。
可以說,前朝後來那樣民怨沸騰,東征高句麗是很大的一個原因,許多百姓為了不被征兵,自願斷掉手足。
魏知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在大晉。
第2656章
同意
皇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民為本,朕自然有準備的。”
魏知這才沉默了下來。
皇帝一見他做了退讓,立即撸起袖子看向蕭院正和周滿,壓抑着興奮道:“來,兩位卿家上來給朕看看吧?”
滿寶擡起頭來,就正好和蕭院正對上目光,倆人都有些無奈,隻能上前。
滿寶特别尊老,而且蕭院正是上司,自然他先把脈,于是打死不先上前,牢牢的站在他身後。
蕭院正無奈,隻能上前給皇帝請脈。
大家都目光炯炯的盯着看,有幾個特别反對皇帝親征,比如禮部李尚書之流,就腳步微移,移到皇帝的側邊,正好和坐在凳子上請脈的蕭院正面對面。
他使勁兒的給他打眼色。
蕭院正看見,幹脆微微閉上眼睛,半仰着頭給皇帝搭脈。
其實根本不用搭,前天他才給皇帝請過脈呢,秋高氣爽之時,皇帝身體好着呢。
半晌,蕭院正收回了手,起身站到了一邊。
滿寶看着蕭院正,希望他能先開口說點兒什麼,但蕭院正隻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便示意她趕緊上前。
滿寶無奈,隻能收回目光,坐到小凳子上,将皇帝的手放在案上輕輕地搭了上去……
半晌,滿寶也起身站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