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第9頁)

  另一邊的牛刺史,占下小鎮和底下的大村莊後,直接讓人将村裡和鎮上的老人叫來問話,問了一些這半年來高句麗的賦稅情況後便大緻有數了。

  又随便劃拉了一片,将各家的孩子給抱過來問話,每天早食吃什麼,晚食吃什麼,幾點睡的,每天都幹什麼,誰家的晚食最香……

  一通話問下來,牛刺史都沒往那些普通百姓家中去,直接帶着兵馬去了幾戶人家裡坐着。

  都不用他張口,主人家自會備上幾車糧食讓他帶走。

  牛刺史算了算,這些糧草也就夠他們自己的消耗,根本沒有支援大軍的數。

  不過他想了想也覺得不虧,好歹大軍少支出兩千人的糧草,那就能餘下這部分糧草,也算賺了。

  于是他對令兵道:“回去告訴後勤,就說我們的糧草暫時不用提供了,我們可以自給自足。”

第2759章

良師

  後勤收到這個消息,立即去找趙國公,牛刺史帶的兩千人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但薛貴還每天和他要糧草呢。

  趙國公便去公文問薛貴,收到回話後便給薛貴去信,“可收大戶糧草用之。”

  又給牛刺史去信,“不得收刮百姓,陛下是仁義之師,須為後人留下善意。”

  趙國公将此事告知皇帝,撇撇嘴道:“高句麗簡直是殺雞取卵,國内城周邊都征收了三次糧草,讓百姓無所依着,更不要說更遠的地方了。就是沒有我們,隻怕也撐不了幾年了。”

  又道:“薛貴到底年輕沒有經驗,不及牛刺史老道。”

  皇帝點頭,點評道:“牛刺史可治理地方,可領兵作戰,薛貴為猛将也。”

  皇帝心中一動,問道:“大哥覺得牛刺史做安東都護府總督如何?”

  趙國公想了想後道:“倒是可行,但……會不會升得太快了?”

  皇帝不在意的笑道:“他即為牛刀,何必要拿去殺雞?何況以他的資曆,升為總督也不算早,不過是出身寒門無人舉薦罷了。”

  要不是這一次東征,他還不知道邊陲之地竟然藏了如此多的人傑呢。

  薛貴算一個,牛刺史自然也算一個。

  要不是新羅和百濟内讧,說不定都用不到他禦駕親征,牛刺史就悄悄的将遼東打下來了。

  趙國公不再有意見,倆人默契的不再談論這個話題,這種任免大事,提前傳出去并不好。

  薛貴得了趙國公指點,總算知道怎麼征收糧草卻又不會引起太大的民怨了,于是帶着士兵們連下兩座小城,先和城中的官員征收,然後和一些大戶人家征收,以及城中的糧鋪等。

  一時間,富商及一些地主家庭損失慘重,不少人哭嚎着向國内城而去。

  牛刺史行事要更溫柔點兒,他占下城池後直接接管城中的庫房,嗯,基本都是空的庫房,然後就去官員家中坐一坐,收了幾車糧食後就去另一家坐一坐。

  有些人家吝啬,明明家中有許多糧食卻一粒都不願意拿出來,反倒提議帶晉軍下鄉去他們的佃戶家中征收。

  牛刺史冷笑連連,高句麗都把能搜刮的都搜刮了,他再去和普通百姓征收,豈不是主動承擔了他們的怨氣?

  而且他們身上還能搜刮出什麼東西來?

  遇到這樣頑固不自覺的,牛刺史也不動用武力,直接帶着士兵們去他家吃飯。

  他就帶了兩千人,五百人往另一處收沿途的村鎮,另外五百人則往另一處,剩下的一千人他就帶着去吃飯,吃上兩頓對方就老實了。

  最後他心滿意足的拉着四五車糧食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