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直接領着他們去第一個木房子裡,和坐在裡面的書記員道:“新來的,是流民,沒有戶籍,給他們發套衣裳鞋襪,你看着安排。”
書記員将他們的身份牌接過去一看,發現沒什麼特長,便大筆一揮道:“那就去種地吧。”
書記員給了他們一人一套衣服鞋襪,就叫來一個人道:“這三人歸你管,帶他們下去梳洗,明天開始下地。”
那人就領着三人下去了,“你們叫什麼名字?”
為首的青年道:“我沒有名字,我姓朱,家中排行老三。”
第3023章
規矩
那人也習以為常,“哦”了一聲後就道:“朱三郎啊,規矩你都知道了吧?工錢三日一結,我們種地的是二十文一天,縣衙包我們吃喝。”
他道:“别以為這活兒簡便就偷懶,你往那邊看。”
三人就一起扭頭朝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群人正拿着鋤頭在挖一條溝壑,他道:“手腳慢的都被拉到那兒去挖溝渠了,他們的工錢是十五文一天,我先給你們說好規矩,這也是縣衙定下的,雖說縣衙缺人,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
“有才能的,識字、計算、木工這些都算,他們做另外的工作,工錢也和我們不一樣,”讀書識字加上身有才藝,這是他們羨慕也羨慕不來的,“我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二十文一天,手腳快的,要是得了貴人的眼,那也能調去做别的活兒,工錢也不一樣。”
“我們現在不說勤快的,就說那些拖拖拉拉,懶人屎尿多的那一撥人,先降了工錢去挖溝渠,要是還做不好,那就再換,這裡頭工錢最低的是十文一天,要是不相幹了,那就得把發的衣服和藥皂錢全部還回來,”他伸出三根手指在三人跟前晃了晃,大聲道:“總共是三十文!”
青年瞪大了眼睛,“這麼貴?”
領着他們的人也覺得貴,但他照搬了方縣丞的話,“仔細想想也就一天半的工錢,放在以前,誰一天半的工錢能買一套衣裳鞋襪,還能得一塊藥皂布巾的?”
朱三郎一想還真是,于是壓下了心中的不舍的,他更關心的是,“真的發工錢嗎?”
領着他們的人對這個問題見怪不怪了,他剛來時也是這麼懷疑的,但他在這裡幹了十天了,的确是每隔三天就發一次工錢的,所以他點頭,“你們運氣好,昨天剛發完一次,再過兩天就又是發工錢的時候,到時候你們也能領到。”
朱三郎目光微閃,“不夠三天也可以領?”
“這三天是依照這兒開始建立的那天開始的,不是你們進來的日子開始的,不然每天都有人進來,豈不是每天都要發工錢了?也太混亂了。諾,到了,這就是澡堂子,我們自己搭的,大家都将就着用,去那兒領一個木桶和一塊布巾,那邊是燒熱水的地方,去打水來洗澡吧,脫下來的衣服丢在那裡,誰也不準拿到屋裡去,一旦發現,那是要被罰錢的。”
“周大人說了,那衣服上面有很多蟲子,既然有了新衣裳,那就要燒了的。”
朱三郎:“才一套……”
“所以發了工錢你可以和縣衙再買一套,也不貴,二十文,就一天的工錢。”
朱三郎:“……”
所以白善他們招來這麼多婦人幹什麼呢?那除了種地種菜之外,當然是織布做衣裳了。
有的人不會做,白善幹脆還派人去青州城裡請了幾個織娘和繡娘教她們做衣服。
為此他可是跟人簽了合約,以後是要給她們養老的,不然她們怎麼可能将吃飯的本事教給别人,還是這麼多人。
那簡直是搶飯碗啊。
白善現在不缺錢,所以開始讓人從其他縣收購麻線麻布等物,連在山裡避暑的殷或都被他三催四請的叫下山來,開始晃晃悠悠的幫他到處收東西。
白二郎剛從青州回來,一進城他就先看到坐在牆根底下的一幫衣衫褴褛的人,看着像乞丐,但一看他們的年紀便知道是流民。
他忍不住看了好幾眼,就扭頭去和殷或道:“好奇怪,縣城裡竟然還有流民,還以為都叫白善搜刮幹淨了呢。”
殷或便微微傾身往窗外看了一眼,收回目光道:“剛到的吧?”
白二郎便歎氣,“真可憐,用不了兩天他們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