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第6頁)

  白二郎便歎氣,“真可憐,用不了兩天他們就消失了。”

  殷或:“……你這話若叫不知情的聽了,還以為他是個惡官,擄了人要幹什麼去呢。”

  “他們或許沒被擄,但我們兩個是被擄了,我是來避暑休假的,為何要這樣來回的奔波?”

  相比之下白善還能固定在北海縣呢,看着可比他自在多了。

  倆人直接到的北海縣衙,他們這次從外頭給白善拉回來好幾車的布料,還給他談妥了幾門生意,“我們和青州城那邊的鋪子談好了,一共五百個木桶,做好了由他們自己送過來。”

  殷或則道:“農具也在青州城、臨淄、千乘三個縣定了一批,用的全是你給的樣子,我也都看過,他們可以做出來,因為量大,他們也願意送貨。”

  白二郎撓了撓腦袋道:“倒是糧食我們沒買多少,我們去各地糧鋪看了看,雖說秋收了,糧價稍顯下降,但依舊貴得很,還不如直接下鄉買呢。”

  他好歹是做糧食發家的,先到地頭田間問一下價格,再到鋪子裡問,發現這價格差得有點兒多。

  白善問:“今年青州的收成如何?”

  白二郎道:“風調雨順,除了千乘縣有些地方在灌漿時有些小旱,其他人都說今年收成比去年好。”

  “那就再等幾日,我們直接到地裡去收。”

  白二郎問:“你要買多少?”

  “先來個五千石吧。”

  白二郎瞪大了眼睛:“……你買這麼多糧食做什麼?”

  白善道:“有備無患,我現在手底下光将士就養了七百多人,還不算縣衙的差役衙役和外頭的幫閑,滿打滿算有小一千人了。現在又有這麼多長工,在明年夏收之前,他們吃的全都要從外頭買,五千石看着多,但其實不太多。”

  白二郎信他才怪,一個人每天吃多少糧食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他還是“先來”,說明他後頭還要再買的。

  他心思還沒開展,殷或已經問,“你怕鹽場的事鬧大,有人攔着糧食進北海縣?”

  白善微微笑了笑,“有備無患嘛,雖說我現在也在結盟,但利益動人心。”

  誰知道他現在談好的盟友會不會轉身投向别人的懷抱呢,先生說過,做人要誠實,但也要知道,為官之道,少不得“奸詐”二字,我們可以不奸詐,卻得防着别人奸詐。

第3024章

信任

  已經隐隐察覺情勢不太對的路縣令在知道有人甚至丢下正在秋收的稻子而去北海縣打工後便暗罵了白善一聲“奸詐”,卻不好出手阻攔。

  想了想,到底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

  但為了不讓白善從他這裡搶走太多的人,他也讓衙役多排查過路的流民,“指引他們往北海縣去。”

  這些流民他目前沒有能力安置,不如給白善,他有了足夠的人,應該就不會再從他手裡搶現成的人了吧?

  路縣令卻沒料到,小小一個北海縣就跟鲸吞一樣的吸收着這些外來的人口。

  他們會最先在城外的官田裡安置,那是曆代縣令的官田,也是現在白善的職田。

  或許是為少一些紛争,或許是給一縣父母官的優待,那一片除了縣令的職田外便是大片的荒地和露地。

  前任路縣令不忍這些地荒廢,所以讓人多種了一些荒地,即便他後來高升離開了,這一塊官田也是有人耕作的。

  白善來了以後就便宜了他。

  可惜佃戶們似乎不太用心,産量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