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第9頁)

  十多個人立即從懷裡,包袱裡拿出自己的碗來,有木碗,也有缺了口的瓷碗,要不是這裡是縣令家,他們肯定一哄而散分食了。

  但因為這是縣令家,所以他們不敢。

  白善看了眼他們手裡的碗,覺得不能浪費了剛才洗的溫水和藥皂,于是堅持道:“你們再等一等。”

  然後讓賀嫂子他們下去拿碗筷和小菜。

  好在白家下人還是挺多的,不一會兒大家便從廚房裡送來各種東西,還将飯桌擺在了外面。

  五月給他們盛粥,見他們一拿到就要喝,連忙攔住,“小心燙嘴。”

  周滿也眼皮直跳,連忙道:“太燙會燙壞嘴巴和食道的,要是燙壞了食道,你們想吃東西也吃不了。”

  本來并不介意被燙的幾人一聽,便不敢往嘴裡灌了,隻能一小口一小口的吸着喝。

  周滿松了一口氣,等他們都打過以後便也拿着碗上前排隊打了一碗。

  看着同樣接了一碗粥跟他們一樣蹲在台階上喝粥的白善,趙明許久說不出話來。

  白縣令這也太熟練了吧?

  一桶粥就這麼完了,賀嫂子又拎了一桶出來放着,流民們看見騷動了一下,然後加快了喝粥的動作,然後五月和九蘭也擡了一桶上來……

  流民們就放緩了動作。

  周滿為了讓他們喝慢點兒,就讓他們絆着小菜吃,白善則是找他們說話,“你們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

  縣城裡多了一群流民,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白善也早就從巡街的衙役們那裡知道了。

  不過他派衙役去勸說他們到衙門登記無果後便不再勉強,他大概能猜出他們是在觀望。

  他并不想勉強人,以免給後面過來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會兒人終于來了,他自然有許多的話要問。

  他們道:“我們是從潞州過來的。”

  趙明想了想,沒能想清楚潞州是哪兒,白善則問道:“你們是因何出來流浪的?”

  “沒有地了,朝廷要交的賦稅交不上,就出來了。”

  白善挑眉,“都沒有地了嗎?”

  便有兩個不好意思的道:“我家還有兩畝地,但那地不好,沒什麼收成,種着還不如不種。”

  白善微微颔首,“你們是為什麼失地?”

  那原因也是不統一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差不多的,五年前,潞州幹旱……

  “其實也不是很旱,但那年運氣實在不好,後來好容易下雨了,也不知為什麼,那稻穗上的蟲子特别多,都是那種黑乎乎的,一眼望去,一整塊地都是那黑乎乎的蟲子,稻穗上的殼沒多少,倒是蟲子壓彎了稻穗,葉子都被啃了不少。”

  “各種方法都試過了,用火趕,用手撸,但累了一月,那稻殼還是空了,沒有收成,要交稅,又要活命,免不得就得跟人借錢借糧,本想着這幾年勒緊褲腰帶就能還上,誰知第二年收成也很一般,交了賦稅後剩下的也就夠家裡吃,根本還不上。”

  “趙老爺不願再賒借,讓我們立即還錢,沒辦法,我們隻能把田地賣了或抵押給他。”

  白善微肅,“朝廷有令,除非有喪,有病,不然不能賣永業田。”

  永業田不能買賣,除非家裡有死人需要發喪,或者病人急需治病,到縣衙拿了核準的文書才可以賣。

  白善說完便一頓,顯然也想到了其中關鍵,他們要賣,這些東西自然有人替他們辦好。

  果然幾人道:“這個容易得很,趙老爺和縣衙裡的主簿大人說一聲就行,賣多少地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