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幾人道:“這個容易得很,趙老爺和縣衙裡的主簿大人說一聲就行,賣多少地都是可以的。”
他們都覺得趙老爺是好人,隻是他們運氣不太好,遇上災年了。
白善頓了頓,也沒說趙老爺不好,隻是問,“當年縣衙沒有赈濟嗎?”
“旱災并不是很嚴重。”
蟲災也屬于天災好不好?
不過白善張了張嘴,還是略過這個話題,問道:“你們要落戶北海縣嗎?“
大家都有些遲疑,不由看向朱三郎。
朱三郎此時卻對北海縣和白縣令很有信心,尤其此時白縣令還捧着一個碗跟他們面對面蹲着吃粥,試問有哪個縣太爺能做到這點?
因此他狠狠的點頭,直接跪在地上道:“隻要大人肯收留我們,我們萬死不辭。”
白善放下碗,将人扶起來道:“倒也不至于如此,你們也可以考慮一段時間,本縣也要考察你們的。”
他道:“你們落戶,本縣會給你們足夠活口的田地,還會給你們建造房屋,給你們免稅兩年,但本縣也不是全無條件的。”
大家一聽說他有條件才安心一點兒,不然憑什麼有這麼好的條件呢?
他們在外流浪四年了,一路從潞州流落到這,早就深知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
第3026章
孤注一擲
白善隻有一個條件,要他們每人耕作官田兩畝三年,免費的。
縣衙隻提供種子和農具,縣衙會有專人負責查看,以核定對方是否盡心,“給你們耕種的官田必須全部按照本縣的吩咐來,至于最後的産量是多少不用你們管。”
他道:“歹也好,高也罷,本縣全部接受,種子和農具全由本縣來負責我會派人去查看,隻要你們做到了本縣吩咐的,三年以後,分給你們的田地會造冊分地契,算你們的永業田。”
朱三郎忍不住問道:“那要是大人不在了呢?”
白善:“除非我死,不然三年内我都會在任上,不過你們放心,我要是三年内離任或死了,會有人替你們辦理地契,這一點可以寫到合約裡。”
一群人不解,“合約?”
“對,本縣,或者說北海縣與你們的合約,到時候這些都會寫下來,雙方簽字畫押,這不僅是本縣和你們的約定,也是北海縣和你們的約定,所以即便是本縣不是北海縣縣令了,也自有人替你們辦好這一切。”
當然,白善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承諾的事假以人手,總覺得是失信。
流民們心動不已,很想當場應下,但又有些顧慮,于是沒說話。
白善也不要他們現在就給出答案,他願意給他們考慮的時間。
周滿和白善隻吃了一碗粥便停下了,看着他們将剩下的兩桶粥都分吃了。
這是他們四年來難得吃得最飽的一次,好在米被煮得很爛,小菜也是清淡的,不用害怕吃壞了腸胃。
考慮到他們帶着四個孩子,周滿便讓人去不遠處的方縣丞家裡借了四套幹淨的孩子衣裳來,“縣衙戶房沒有小兒穿的衣裳,這四套你們帶上吧。”
縣衙是容許來做長工的人帶孩子的,這群孩子有兩個去處。
一是育善堂,隻是他們需要一個孩子交五文錢,這些孩子才能跟着育善堂裡的孤兒一樣吃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