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第8頁)

  皇帝就大手一揮道:“民富便是國富。”

  他想得很開,“百姓有錢,遇災遇禍時就算國庫一時不湊手,他們也可自救,和錢放在國庫中,再由朕用于百姓是一樣的效果,所以不必在意鹽價過低,大不了朕不收這個鹽稅便是了。”

  皇帝都這麼說了,其他人還能怎麼說呢?

  紛紛跪下行禮道:“陛下英明。”

  孔祭酒微微擡頭看向斜對面的太子,見他臉上并無不滿,心中微微點頭,對他更滿意了一些。

  算起來,白善也是太子的伴讀,鹽政改革也是他最先同意的。

  孔祭酒嘴角微挑,覺得儲君終于有了為君的氣度和胸襟。

  既然皇帝連稅收都不在意了,那……

  老唐大人蠢蠢欲動的提議道:“不如鹽鐵專賣?”

  他道:“成立鹽運司,專門負責運營官鹽?這樣一來國庫不僅能有收益,也能控制鹽價,讓利與民,不比讓商人再賺一層更好?”

  劉尚書精神一振,紛紛點頭,“陛下,臣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魏知皺了皺眉,不太想成立鹽運司,更想交給客商來售賣,商人逐利,他們比衙門更知道怎麼節省成本。而且正如皇帝所言,國富不如民富,客商也屬于民啊。

  魏知對商沒有偏見,甚至願意大力支持他們發展。

  老唐大人卻正好相反,他認為世間多少罪惡都是因為利起的,而商人最逐利,雖然魏大人說了會讓官衙平抑鹽價,但老唐大人還是不太相信商人的品德。

  倆人各自闡述了一下各自的觀點,以及他們堅持的優缺點,然後看向皇帝和其他人,等着他們拿主意。

  皇帝就沉吟道:“諸位愛卿以為呢?”

  孔祭酒道:“直接算錢吧,要是鹽鐵專賣,現在能給的售價是多少,除去所有成本,還能入庫多少錢?若是交給客商,他們能接受的售價是多少,将來會不會大幅度漲價,還有,他們賺的是哪部分的錢?”

  他們必須得保證客商從鹽上賺到足夠的利潤,不然這個政策肯定不能進行下去,到最後他們還是會想辦法從别的地方找補回來,這是他們絕對不允許的。

  太子坐在一旁微微走神,二選其一,也就是說,他們都答應改革鹽政了,隻是還沒确定怎麼改而已。

  太子挑了挑嘴唇,覺得江南的事十拿九穩了。

  果然,第二天的小朝會,魏知再提起鹽政改革,反對者寥寥,有些人心中見狀發慌。

  還未等他們打聽到消息,皇帝便召集百官大朝會,提及在各地成立鹽運司,官鹽專賣的事。

  百官震動,一時都懵了,沒想到鹽政改革的動作這麼大,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讨論,皇帝又讓人搬出一摞折子,沉着臉道:“這是各地彈劾江南鹽政的折子。”

  “鹽,關乎民生,結果江南鹽場去年一年竟然沒有準備,今年該給各縣的官鹽臨時毀約……”皇帝前段時間一直壓着彈劾江南官場和鹽政的折子,這會兒一并拿出來,讓古忠把折子拿出來一封一封的念,坐着的百官冷汗都出來了。

  就是不太相幹的唐大人都覺得心驚膽戰,低着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動不動。

  偏偏皇帝點了他的名字。

  唐大人心中一滞,停頓了一下才從座位上站起來,出列躬身道:“臣在。”

  皇帝沉着臉道:“你再去江南一趟,查一下江南鹽場因何失職,将所有人犯押回京城。着刑部、大理寺和禦史台協理。”

  刑部和大理寺禦史台的老大紛紛出列躬身應下。

  皇帝這才起身一甩袖子離開。

  古忠匆匆忙忙叫了一聲“退朝”後便忙去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