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第9頁)

  古忠匆匆忙忙叫了一聲“退朝”後便忙去追皇帝。

  大朝會一結束,各種消息便飛一般的出了京城往各個方向去。

  鹽政改革是大事,江南震動也不是小事,哪一件都不小。

  連唐大人和莊先生都趕忙給白善和周滿寫信,告訴他們京城的消息,叮囑他們要注意安全。

  唐大人寫着寫着反應過來,現在他和楊和書好像才是最危險的,尤其是楊和書。

  唐大人匆匆将信結尾,把信交給下人送出去後便連忙去了楊家。

  楊侯爺也才把信送出去呢,聽到門房說唐鶴來了,他咬了咬牙,還是道:“快請他進來。”

  雖然他與兒子政見不和,但他年紀大了,楊氏最後還是要交給楊和書,而且看今日大勢,他的選擇無疑是對的。

  所以他得先盡力保住自己的兒子。

  楊侯爺将唐鶴放進來,倆人關在書房裡讨論了半天,最後唐鶴走時帶走了楊侯爺身邊的長随。

  此時,還一無所知的白善正坐在縣衙大堂上看着底下跪着的人,他拍了拍驚堂木,問道:“還要本縣一句一句的審嗎?”

  跪着的倆人身子一抖,連連磕頭道:“大人,卑職等知道錯了,大人恕罪,以後我們再不敢犯。”

  白善拿着驚堂木轉了轉問,“來詳細說一說你們犯了何事?”

  倆人低着頭好一會兒都沒說話,倆人悄悄看了彼此一眼,最後還是左邊跪着的人道:“我們不該醉酒将縣衙中的機密透露出去。”

  “對對,但我們并不是有意的,”右邊的道:“當時被那些商人灌酒,喝多了,話秃噜一下就出去了。”

  白善掀起眼皮看他們,“本縣看上去這麼好糊弄嗎?你們是怎麼知道縣中财政空虛的?”

  “我們偶爾聽方縣丞和您說話知道的。”

  白善就扭頭看向站在不遠處的大吉。

  大吉就仔細的看了看他們的臉後對他搖頭,道:“除非他們耳朵比我還好,不然不可能聽到。”

  白善雖然發愁錢的事,卻很少和手下們提起此事,畢竟要安撫人心不是?

  方縣丞也是他的手下。

  所以白善當面和他提起此事的次數不多,每次大吉都在,因為說的是機密,他們每次都會很注意,就算不特意找隐蔽的地方,至少也不會随随便便就提起,讓誰都有可能聽去。

  白善盯着他們看了半晌,見他們雖然戰戰兢兢,臉冒冷汗,卻咬死了就是偶然聽見的,并不是有意探聽……

  白善就招來一個衙役道:“讓董縣尉去查一查最近三個月裡他們接觸過的人,尤其是外地來的人,對了,再查一查他們家中近來可有多出來的錢财或物件。”

第3153章

調查

  倆人冷汗直冒,心髒砰砰直跳,很不好受。

  倆人家都在北海縣,前後左右住的全是街坊鄰居。住在巷子深處,那是連他們家今天買了幾顆菜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他們之前都陪同方縣丞在龍池碼頭,那裡雖然商旅、長工衆多,人員複雜,但真要分,還是聽命于白善的長工多。

  更不要說在那裡擺攤賣吃食的附近村民了,隻要說是縣衙問話,他們問一個問題,這些人能熱情的給你延伸出好幾個問題的答案來。

  隻要他們與有心人接觸過,白善不信查不出來,隻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