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第6頁)

  周大郎領着他們進大廳,讓周五郎去燒水,他則拎着一個茶壺給他們倒水,道:“這是早上燒的水,這會兒已經涼了,你們要是不介意就先潤潤口,一會兒少了水給你們泡茶喝。”

第3184章

數稻谷

  周大郎剛給他們倒好水,外面便又響起車馬的聲音。

  不等周大郎去開門,莊先生他們已經推門進來,看到莊先生,周大郎大喜,提着的一顆心瞬間放下,丢下皇帝和殷禮就上前,“莊先生,您過來了。”

  莊先生笑着颔首,和魏知上前和皇帝見禮,扭頭見周大郎呆站着,便道:“這是陛下,還不快來拜見?”

  周大郎一下瞪大了眼睛,手足無措,直接跪在了地上,擡起手便是一拜,“拜見陛下。”

  “快免禮,”皇帝讓人把周大郎扶起來,笑道:“說起來我們兩家還是親戚呢,這又是在宮外,沒那麼多的規矩,來,大家都坐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新稻種種出來的稻谷。”

  周大郎就覺得皇帝很可親,跟他們村裡人差不多,開口先論親戚。他悄悄看了一眼莊先生,見莊先生微微颔首,便道:“陛下,我們挑有留作種子的稻穗,您要不要看那個?”

  皇帝眼睛微亮,“哦?快拿來看看。”

  每年從田裡挑選種子是正常的事,以前都是挑選的稻穗長,谷粒飽滿的那一種,但自從周立重接手之後就不一樣了,滿寶不知道打哪兒找來一些農書和資料給周立重。

  每年周立重挑選的稻穗都很奇怪,有長得特别好的,也有長得不好的,分好以後綁起來挂在廊下晾幹,然後再慢慢脫粒。

  周大郎不太會挑選他們的那種,所以他都是挑的最好的,這次自然也是。

  此時稻穗就挂在隔壁院子的廊下,那是他和周五郎住的院子。

  皇帝有些坐不住,就跟着他過去,一進院子,不用特意擡頭就能看到挂在廊下的稻穗,金黃色的,那長長的稻穗垂下,谷粒在陽光的照射下幾乎閃着金光。

  皇帝腳步都放輕了。

  周大郎卻是腳步不停,反而加快上前,直接把最好的一捆勾下來給皇帝看,“您看,這就是留到明年的種子。”

  皇帝解開,拿起一株稻穗來,問道:“這一株有多少顆谷子?”

  周大郎不好意思的摸着腦袋道:“我們數不出來,以往這些都是孩子們數的,今年幾個孩子還沒過來,所以先挂着。”

  皇帝回神,“你們每年都數?”

  “是啊,滿寶說這叫試驗數據,一株有幾穗,一穗有幾顆谷子,統共有多少顆,甚至連稻穗多長,稻株多長都要量好了記錄,”周大郎道:“以前這些事都是我大兒子幹的,不過現在我大兒子不在京城,我們又數不清楚,所以……”

  周大郎生怕皇帝不高興,連忙道:“不過前兩日我們裡正幫忙數了一下,一穗上有三百零八顆谷子,當時那株有十一穗。”

  皇帝就拎着稻株和魏知幾人道:“既然他們數不清楚,那我們來數。”很是興緻勃勃。

  魏知瞥了一眼皇帝,倒是沒反對。

  周大郎見他們坐在廊下就數,連忙去搬來十幾張小凳子,“來來來,坐着數,我,我去廚房看看水燒得咋樣了。”

  “不忙,”皇帝一邊分着手上的稻穗,一邊笑道:“我們來說說話。”

  皇帝很好奇的問,“你們是用什麼稻種培育的這一株稻種?培育了多少年?”

  周大郎道:“就是用的丁号種子,現在拿的這一株,今年是種的第四年了,去年是畝産七石,前年是畝産六石七,今年還沒收完,但已經收割的兩畝田我們算了一下,生稻谷總共是十九石,曬幹以後畝産能比去年還高呢。”

  莊先生便和皇帝道:“新稻種都是在莆村培育的,它肯定更适宜這裡的氣候,所以這裡的産量才能比北海縣和羅江縣的要高。”

  對于這個産量,皇帝雖然很激動,但他并沒有被轉移注意力,而是敏銳問道:“丁号種子是哪裡來的?”

  周大郎看了一眼莊先生,老實回答道:“滿寶帶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