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第9頁)

  皇帝卻是突然看向莊先生,問道:“莊侍講,而今鹽政已經開始,江南一事也已平定,如今又有了高産糧食,你說,大晉接下來該做的是什麼?”

  莊侍講沒想到皇帝會突然提問他,他頓了好一會兒後才慢悠悠的道:“陛下,春種秋收是時節,亦是輪回,每年秋收結束,一家之主就要開始想着明年耕作之事,耕作之後,順應氣候,該澆水澆水,該除草除草,每年皆是如此,年複一年,似乎從未有過改變。”

  “但是,每年的收成不一樣,家裡發生的事即便大體相同,也總有差異之處,或是有了婚嫁喜事,或是有了災病壞事,不過是順應着往前,出事了便尋找解決之道,平穩時便想着積累,不僅可應對将來可能出現的災禍,也可使一家的生活變得更好。”

  莊先生說得很緩慢,皇帝卻聽得很認真,“治國如治家,臣認為國也應當如此。”

  所以不必要想着接下來要做什麼,因為時事會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

  皇帝靜靜地看着莊先生,半晌後微微點頭,“太子能得莊先生教導,是太子之幸,亦是朕之幸,大晉之幸。”

  這個評語就很厲害了,便是淡定如莊先生都沒忍住起身跪下,“臣不敢當。”

  皇帝連忙上前兩步将人扶起來,抓着他的手道:“說起來朕和先生相識很早,卻很少有深談的機會,這是朕的疏忽,朕的過錯啊。”

  皇帝想起當年在路上和廟裡與周滿他們相遇的事,心中歎息,是他疏忽了,能教導出周滿和白善這樣弟子的老師,又怎會是無能之輩呢?

第3186章

想加封

  皇帝一下抓緊了莊先生的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道:“莊先生,以後太子要托付與你了,那孩子脾氣急,又大,朕最怕的就是将來他聽不進去人的勸誡。”

  莊先生有些感動,也握緊了皇帝的手,“陛下,勸誡太子本就是臣的本分。”

  “先生,啊,那個陛下,”周五郎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見皇帝和莊先生手握着手,院子裡的二十來号人全都扭頭看向他,他一時有些緊張,磕巴道:“那個,飯煮好了,我就想問問你們吃啥菜,我去摘。”

  莊先生瞬間回神,立即想起周滿還有個罪名,他忙道:“去抓兩隻雞,再撿幾個雞蛋,抓幾條魚,村裡也沒什麼肉,便先這麼準備着吧,你們倆人做不來,可到村裡找人幫忙。”

  莊先生吩咐完,扭頭和皇帝笑道:“陛下,村子偏僻,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水果也不少,您要不要去看看?就在那池塘邊上,種了好些瓜果,現在正是收獲的時候。”

  皇帝:……莊先生什麼都好,就是公正奉公這一點兒上比不上魏知。

  不過皇帝還是點頭了,帶着人去逛了一下周滿他們的果園子。

  說是果園,其實并沒有分界線,就是圍着池塘種了好幾圈果樹而已,最外面還種有麻。

  皇帝看了一眼,問道:“你們不種桑嗎?”

  周五郎搖頭道:“養蠶太費功夫,村子裡人手不足,所以不種。”

  皇帝停下腳步,算了一下這片職田的大小,平均到每戶的田畝數,他微微眯眼,“比朝廷分的永業田還要少,就這樣都湊不出人力來嗎?”

  莊先生道:“陛下,他們田畝少,但精耕細作,每一畝地耗費的時間都很多,收成也要高些,”

  皇帝微微颔首,沒有再問。

  這裡種有桃樹、梨樹、蘋果樹,還有石榴,這會兒正是吃石榴的時候,他們一進去就正好看到三棵石榴樹,上面結了不少的果子。

  樹不是很高,皇帝擡手就能摘到一些,他伸手摘了一個,低頭踢了踢腳下的土,挑眉道:“這土……”

  莊先生就等着他問呢,立即道:“這一片是旱地,地薄,之前一直是種豆子的,頭年還能租出去,第二年村裡的佃戶都知道周滿脾氣好,所以都不願意再租種這一塊地。”

  他笑道:“每個大人名下的職田總會有幾畝下等的田,這也是為了公平,這幾畝地不耕浪費,要耕卻又沒人種,周滿便讓周家人在這兒挖了一個大池糖,可以供村裡人浣洗衣物,也能夠養一些魚和蓮藕。”

  “挖出來的泥堆在四周,土厚了些,周滿便讓人種了果樹,為了讓果樹,又讓人在這裡面養了雞,雞糞可以養土,如此五六年,這才有了現下的樣子。”

  皇帝便笑了一聲道:“朕早聽太子和魏大人提起過,周滿這職田經營得有聲有色,比戶部經營的可好多了。”

  莊先生微微放下心來,雖然占用職田挖了一個池塘不算大錯,但此時正值論功之時,莊先生還是不希望這件事影響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