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第10頁)

  莊先生微微放下心來,雖然占用職田挖了一個池塘不算大錯,但此時正值論功之時,莊先生還是不希望這件事影響到她。

  皇帝抛着一個石榴去看周五郎撈魚,看着,看着,他擡頭看向天色。

  魏知瞥了一眼後道:“已經晚了,今晚想要趕回京城是不可能了。”

  殷禮也道:“陛下,夜裡趕路太危險,我們今晚留下吧。”

  皇帝:“……不是你們說的不能在外過夜嗎?”

  魏知和殷禮:……那也得安全為上啊,要不是你又是要親自數稻谷,又到田裡轉悠了這麼久,他們現在肯定已經在半路上了。

  皇帝也不需要他們作答,搖了搖頭後道:“走吧,我們回去再看看稻田,那别院四周的試驗田朕還沒看完呢。”

  回到别院,莊先生便去安排皇帝晚上的住處。

  周大郎聽說皇帝晚上要住在這兒,一下就驚住了,“皇帝老爺子要住在我家?”

  莊先生安撫他,“别怕,皇帝的女兒也沒少來别院裡住,現在做父親的來女兒住過的院子裡住一晚也沒什麼。”

  周大郎聽莊先生這麼一解說,緊張的情緒瞬間解了。

  而此時,皇帝正帶着魏知和殷禮在田埂上晃悠,侍衛們遠遠的跟着。

  “此稻種既然能在綿州和青州同時播種,那劍南道、和河東道一帶都不會有太大問題,”皇帝道:“又是我們這裡培育的,應該也能适應中原一帶的氣候。”

  他長出一口氣道:“魏卿啊,說心裡話,朕心裡是真高興啊,有了這一株稻種,中原和朝廷現在的危機能解一大半。”

  魏知也贊同的點點頭。

  “但中原的人還是太多了,地少糧少,長此以往不是辦法,”皇帝歎氣道:“朕本想問計莊洵,看他想不想動土地,可聽他的意思,他竟是想要順其自然。”

  魏知道:“陛下不是誇他了嗎?”都那麼誇他了,顯然是贊同他的觀點的。

  皇帝微微颔首道:“朕自是希望太子能如朕一般,最好将中原上人和地的矛盾解決掉,可朕也知道,太子不是朕,他要是做了朕現在想做的事,大晉隻怕危矣。”

  “他是對的,”皇帝道:“對于太子來說,順其自然,潤物無聲的進行細微改變才是上策。”

  魏知也點頭,“此次因為鹽政,江南動蕩,其實不僅江南損失慘重,朝廷也損失良多。”

  雖然沒打仗死人,但損失的東西也不少,那些因為沒有完成交易而消失的價值,那些被他們貪墨掉的賦稅,這些都是損失。

  “若不是陛下威望甚重,隻怕江南真的會生變。”但凡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不是當今,沒有當今的威望和權勢,江南都不能這麼平息下來。

  皇帝扭頭看了一眼魏知,見他臉色疲憊,臉上的病容到現在都未曾消失,忍不住歎息一聲。

  蕭院正早和他打過招呼,魏知的身體撐不了多久了。

  所以他得給太子留下些人。

  皇帝一直不曾考慮莊洵,一是因為他沒有外放的經曆,教書育人還行,其他的,恐怕不行;

  二是因為他年紀太大了。

  雖然他精神頭看着不錯,但年紀這麼大,誰知道啥時候就病了,就沒了呢?

  但現在,皇帝在考慮了。

  莊洵對于他的問政,回答得極對他的心思,最主要的是,聽他說讓太子守成,順應時勢,他一點兒也不反感,和在朝中聽别人說讓太子收斂銳意舒服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