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來了裡正,告訴他,自己要借糧食給村民,然後傳授他們耕種之法,等到地裡的糧食豐收了,再将借的糧食還給她。
裡正見她氣度不凡,最重要的是識文斷字,對她沒有半點的不敬,一口就答應了下來,還問糧食從何處運來,他好找人接應。
貴人隻是淡淡一笑,讓他第二天便帶着村民們來這裡領糧食就行。
春秋時代的人口還很少,《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裡八十戶……其有辯護伉健者,為裡正。”
當時的家庭是不分家的,所以八十戶多的時候有五六百人,少也有兩三百人。
裡正很是不解,要借給這麼多人糧食,至少也要有幾十車吧,而你這裡除了幾間茅屋,什麼都沒有啊?
别是騙子吧?
可是他們一想,自己窮得蕩氣回腸,又能騙什麼呢?
第二天一早,裡正帶着村民們來到了貴人家,卻見貴人家外竟然多了幾十輛木闆車,每輛車都是一頭壯實的牛所拉,上面堆滿了一袋袋的糧食。
所有人都驚呆了。
就算這些人再沒文化,再愚蠢,也知道糧食不會從天而降,這麼多糧食要運送過來,肯定是有很大動靜的,絕不會悄無聲息地出現了。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貴人是神仙啊!
于是他們再次對着貴人的草廬叩拜,口稱神仙。
貴人卻沒有任何回應,也不承認,也不否認。
她讓裡正将這些糧食全都分發了下去,等到村民們都吃上了一頓飽飯,貴人就開始教他們如何耕種了。
此時的村民們已經将貴人當成了神仙尊敬,對她言聽計從,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而貴人也沒有架子,脫下了那一身華貴的絲綢衣服,穿上了普通平民百姓才會穿的粗布麻衣,和村民們一起耕種。
她先是教村民們漚肥。
當時的百姓還不會漚肥,因此種地的時候就是将種子撒下去就行了,至于收成如何,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自己。
他們驚奇地發現,發酵過的農家肥澆到了土地之中,農作物的長勢真的越來越好了,也長得比以前高了,對貴人更加心悅誠服,認為這是神仙賜下的神術。
當時的百姓還沒有定點上廁所的習慣,村子内外到處都是糞便,有人的,也有牲畜的。
這些糞便會污染井水,時不時就引來一場瘟疫,村民們也不知道這瘟疫哪裡來的,隻說是神明降罪,或者邪祟入侵。
那個時候的人之所以這麼迷信,其實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知之甚少。
貴人告訴他們,這些糞便要收集起來,可以用來漚肥澆地,能讓土地更肥沃,産量更高,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自動修了一處公共廁所,要求所有人都要去哪裡方便,尿壺也要往那裡倒。
貴人還教他們很多肥地的方法,譬如将土地分為九份,每年隻耕種其中八份,其中一份休息,這樣輪換着來。
如果擔心那塊地空着太浪費了,可以種豆肥田。
這些知識在現代随處可見,在網上随随便便都能查到,但在當時卻是足以當做傳家寶的珍貴經驗。
那些拉糧食車的牛也被她租給了村民們耕種,年底的時候交一點糧食作為租金就行了。
這樣一年下來,地裡的産量果然多了許多,再上繳了稅收之後,還剩下了很多,足以多養活好幾口人了。
于是村子裡又多了很多到處亂跑的小孩子,他們會像一陣風一樣長大,這一裡也會更加繁華,日子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