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4頁)

  回身看去,娘子手裡死死抓着宣紙,微微發抖,臉色從未有過的古怪。

  那是丫鬟從來沒有在她臉上看見過的情緒。

  花魁娘子的聲音急迫而尖銳:“誰,誰送來的詩,哪位公子,你快說!!”

  丫鬟吓了一跳,嗫嚅道:“好像姓楊……”

  花魁娘子竟不顧一切的沖向了房門。

  “娘子,娘子……你這般模樣怎可出門,使不得……”丫鬟死死抱住。

  “你放開我,快放開我。”浮香急的面紅耳赤,“莫要讓那公子走了,快追回來。”

  丫鬟怎麼都想不明白,一首詩而已,竟讓娘子前所未有的失态,往日裡的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全然不顧了。

  “娘子稍安勿躁,奴婢立刻去……去請那位寫詩的公子。”

  丫鬟離開後,花魁娘子衣衫不整的呆坐在桌邊,恍惚的看着手裡的紙張。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贈浮香,贈浮香……”

  她俏臉滾落豆大淚珠,趴在桌上嘤嘤嘤的哭起來。

  ……

  前廳,一部分客人離開了,另一部分沒有走。

  打茶圍結束後,落選的客人有兩個選擇:一,去别的院子繼續下一場。二,倘若不勝酒力,疲了,可以挑選這裡的丫鬟侍寝。

  “這浮香姑娘不買你的賬啊。”許平志看着侄兒,眉宇間有着焦慮。

  詩是送過去了,但換來的是輕飄飄的一句話。

  顯然,許七安的詩沒有打動花魁。

  許新年譏笑一聲:“區區一個女人,如何懂詩詞精髓。”

  許平志盯着兒子,問道:“甯宴方才那首詩是極好的?”

  心高氣傲的許二郎在詩詞之道,對大哥已是心服口服,喟歎道:“極好極好。”

  許大郎同樣迷惑不解,他對這首詩有絕對的信心。

  這首七律的名氣很大,非常大。尤其是最後兩句,被譽為詠梅的極緻。

  當時寂寞冰霜下,兩句詩成萬古名——說的就是這兩句詩。

  兩句詩成萬古名,何其高的評價。

  《暗香》和《疏影》甚至成了詞牌名,可見這首詩在古代文人中的地位。

  歐陽修、司馬光等名人都對這兩句詩給出過高分評價。

  而這首七律的作者,也因此詩千古留名……嗯,作者是誰許七安忘記了。

  這不可能啊,她沒道理會拒絕我……這首詩要是贈予雲鹿書院的兩位大儒,他們能把我當親兒子養……許七安想到了一個可能,這位号稱詩琴雙絕的花魁,其實是花架子。

  炒名氣,賣人設而已,本質上是個沒什麼文化的人。

  但這裡有個悖論,倘若浮香花魁是個賣人設的花瓶,她是不可能被文人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