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詩人黃庭堅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大概和他是同樣的心情吧,心裡都在思念着一些人。
也許,也是這樣一個寂靜的,凄風苦雨的夜晚。
不知道過了多久,許七安挑了兩次燈,才讓自己從怅然的情緒裡掙脫。
人不能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該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許七安坐在桌邊,取出玉石小鏡,輸入信息:“呵,京城又出事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同時薅羊毛
這條信息傳書出去,幾秒後,率先回應的是二号:
……不是,你這小老弟怎麼回事,三兩句不離元景帝登天的話題,他是吃你家大米了,還是偷你家銀子了。
許七安在心裡給“二号”打上了憤青的标簽。
古代版憤青。
金蓮道長還藏在京城,默默養傷。
許七安收入信息,隻寫了一半,習慣了窺屏的一号竟搶先一步裝逼,抛出了讓地書碎片持有者們震驚的真相:
如此勁爆的消息,換來的是沉默。
地書聊天群陷入了三分鐘的安靜,沒有人傳書,也沒有人表達震驚。
二号如此反應是有道理的,這就好比元景帝被一個匹夫單槍匹馬闖入皇宮幹掉了。
一樣難以置信。
簡直就是太監議事——無稽之談。
四号同樣難以置信,他比二号更了解桑泊是什麼地方,了解那裡的守備是何等森嚴。
但一号絕不會無的放矢。
有了三号的背書,盡管再難以置信,這幾乎都是闆上釘釘的事實了。
一号和三号都在京城,最清楚大奉京城的事。
有意思了,金蓮道長竟然沒有問身為打更人的我,而是直接詢問一号,這是不是說明,他認為在這種高層次的秘密中,一号知道相關線索的概率要高于我?
但這麼說出來,太不慎重了……故意的?還是因為桑泊炸毀的事件沖擊力太大,讓他思考不夠謹慎。
地書聊天群的衆人難掩失望,在朝廷裡地位極高的一号都不知道具體詳情,那三号肯定也不知道了。
三号知道?
三号竟然知道!
他剛才說了,是通過書院的渠道得知的消息,看來雲鹿書院在京城各處衙門裡安插了不少諜子。
見三号這麼說,原本對大奉京城發生的事不太感興趣五号,此時也跳出來吃瓜了。
普通學子,真的能知道這麼重要的隐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