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銀鑼略感欣慰:
“一諾千金重,他向來講信譽。”
李玉春知道當初浮香死後,許七安承諾過以後不去教坊司。
朱廣孝略作沉默,補充道:
“他說可以把教坊司的花魁都請到勾欄去。”
……李玉春不想說話了。
穿過衙門的後方,沿着回廊往外走,再穿過一座座辦公堂、庭院,終于來到衙門口。
衙門口,停着一輛輛囚車。
朱廣孝看着姬遠,淡淡道:
“曬曬太陽去。”
姬遠臉色僵硬,呆立當場。
……
京城各衙門的告示牆,内外城門口的告示牆,在清晨時分,張貼了一份新告示。
告示是京城百姓平日裡獲得官方信息的重要渠道。
平民百姓往日裡不會特别關注告示牆,除非近來有大事發生。
眼下的京城,最大的事便是議和。
“告示上說什麼?”
告示一貼出來,周圍的百姓便湧了過來,或議論,或詢問帖告示的吏員。
告示張貼的前一個時辰,會有吏員負責“唱榜”,把内容告之百姓。
畢竟市井百姓裡,識文斷字的還是少部分。
而這種朝廷官方告示,閱讀門檻很高,就算是識字的人,沒接受過一定的教育,也看不懂内容。
最後會變成“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情況。
“肯定是議和的内容吧,朝廷打了敗仗,青州失守,我聽說好像要割地求和。”
“區區一個匪州,竟然如此嚣張,自從新君登基後,百姓日子過的越來越差,貪官污吏橫行。”
“噓,小聲點,莫要亂說話。”
“怕什麼,邊上又沒有當兵的,再說,大家都這麼罵。”
說着說着,話題就從“議和”說到了青州失守這件事。
“許銀鑼都沒能守住青州嗎,他可是在玉陽關一人一刀,讓巫神教二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的強者。”
“你這個問題,我已經聽過無數次了,誰知道呢,說起來,已經很久沒見到許銀鑼在京城出現了。”
“我聽來的說法是,監正都死在青州了,許銀鑼也不是雲州叛軍的對手。”
“唉,難怪許銀鑼如此低調,沒辦法,打不過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