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們原以為新君登基,必會展現出勤政的态度,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出現日日早朝的現象。
當年的元景,以及不久前退位的永興,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懷慶沒有,她表現出強大的自信和底氣,沒有通過這類方式來展示自己勤政的态度。
今日朝會,百官于鐘鼓聲裡,穿過午門,過金水橋,或在台階、官場站立,或進金銮殿。
諸公裡,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除了朝堂清洗中上位的官員,還有第一批進京述職的各州大佬。
京城局勢穩定後,懷慶便下令讓各州的布政使、都指揮使,以及一些權位較重的官員入京述職(做思想建設工作)。
如今第一批官員已經達到京城。
他們在驿站裡忐忑的等待了三天,愣是沒得到女帝的接見,這就很尴尬了,因為沒見過皇帝之前,他們是不能私底下接觸京官的。
直到昨日,終于收到參加朝會的通知。
這些回京述職的官員,壓下心裡的怨氣和忐忑,跟随諸公進入金銮殿。
“陛下,春祭将近,臣派人清查了各州農戶情況,發現土地兼并現象嚴重。即使春回大地,流民便是想回鄉耕田,也沒有田地讓他們耕種了。”
戶部尚書出列。
普通百姓在活不下去的情況下,賣田是常規操作,這就給了貴族階層和大地主們低價購田的機會,甚至都不用威逼百姓,就有活不下去的平民主動賣田。
戶部尚書指出的現象,是嚴冬過去後,朝廷面臨最嚴峻的難題。
這算是寒災的後遺症。
穿着明黃龍袍的女子,氣态威嚴的掃過群臣:
“衆愛卿可有良策?”
諸公紛紛獻計,但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辦法,治标不治本。
自古朝廷最恨土地兼并,卻又最無可奈何。
因為兼并土地的,就是各州各地的“掌權人”,那些鄉紳豪門,很大一部分就是告老還鄉的官員。沒有人會傻到自己打自己,諸公也是這個階層的人。
其次,抛開自身階層來說,這個問題确實難以處理,因為逼迫太過,會遭遇土地主的反彈。
尤其是如今動亂不安的局勢,更讓諸公束手束腳。
永興這個廢物……懷慶默默聽完,說道:
“朕倒有幾個法子,諸公可以一聽。”
當初永興如果采用許二郎的計策,土地兼并現象便能大大緩解。
君王無能,便是禍國殃民。
懷慶道:
“在劍州和禹州增設關市,建立集鎮,增進與北方妖蠻、南疆萬妖國、蠱族的買賣,收取中原商隊和異族的商稅,充盈國庫。”
諸公眼睛一亮。
這确實是個好法子,南疆物産豐富,木材、藥材、獵物、皮毛應有盡有,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