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6頁)

  丫鬟和老媽子帶走了一半,留下門房老張和幾個仆人打理。許二叔和許二郎在外未歸。

  許七安輕車熟路的去了内院,推開許二郎的房間,翻箱倒櫃的找出了那件月白色的儒衫,面料珍貴,繡同色雲紋。

  他脫下捕快服,換上了小老弟最體面的這件衣服,腰帶上懸一塊質地還算可以的玉佩。

  許七安站在銅鏡前,看着自己此刻的模樣。

  還行吧就是我這副皮囊過于陽剛了,穿不出小奶狗的俊秀美感如果是我上輩子的盛世美顔,就完全能駕馭住這種衣服眼下這副皮囊總歸欠缺些代入感許七安撫平胸前的褶皺,滿意的離開。

  大奉京城的結構可以用“套娃”二字概括,分别是宮城、皇城、内城、外城。

  相較于人口衆多魚龍混雜的外城,許七安把内城理解成前世的cbd區,能住在裡面的都是有錢人。

  這個時代能住内城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嬸嬸一直想變賣了外城的房産,搬到内城來住。

  可惜有個吞金獸的侄兒,讓嬸嬸對内城充滿向往,但無緣住在裡頭。

  從許府到内城的城門口,步行的話,以許七安現在的腳程也得三四個小時。

  他雇了輛馬車,一個小時後便抵達了最近的内城城門口,掏出早就準備的憑書,順利過關。

  守城的士卒仔細檢查了車廂,見許七安沒有攜帶大件行李,臉上難掩失望。

  因為這意味着許七安不是進内城做生意的,也就收不了城門稅。

  内城街道寬闊,縱橫交錯,主幹道上建起綠樹環繞的漂亮房屋,非主幹道上分布着各式各樣的院落。

  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行人的穿衣打扮,以及街道上的馬車數量,都遠勝外城。

  “有空一定要帶玲月妹子來内城玩,繁華程度與外城不可同日而語。”許七安掀起車窗簾子,望着繁華的盛景,腦海裡浮現許玲月尖俏絕色的容貌。

  他沒立刻去教坊司,時間還早,海鮮商人們白天是不工作的。

  支付了租用馬車的銀子後,許七安在街上漫無目的閑逛。

  不多時,許七安來到一處集市,擡頭看了眼街口的牌坊:永康街

  這條街的寬敞程度,是許七安前所未見的,它寬兩百米,一塊塊青石闆壘成平整的地面,延伸向視線的盡頭。

  兩側商鋪、房屋鱗次栉比,十駕馬車并排都毫無壓力,行人熙熙攘攘。

  哪裡是街,分明是大廣場。

  站在牌坊下的許七安望着這一幕,由衷的震撼。

  “永康街是京城主幹道之一,二叔說過很大,沒想到這麼大。”許七安心裡嘀咕。

  主幹道如此寬敞是有講究的,皇帝或宗室貴胄出行,會有侍衛提前清場。

  兩百米的寬度讓目前大部分軍弩、火铳失去用武之地。

  即使有刺客想藏在兩側的樓房裡放冷箭,看到這距離,也隻能無奈的雙手離開鍵盤,打出666。

  許七安脫缰野狗似的在永康街亂竄,但因為兜裡的預算有限,按捺住了購物的消費。

  忽然,一輛豪華馬車吸引了許七安的注意,亮瞎了他的钛合金狗眼。

  那是一輛由四匹體格健壯的駿馬拉着的馬車,弧形穹頂冠銀塗金,車窗明黃緞子垂下,再往下是用來遮蔽浮塵的轓,用剔透的白玉包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