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8頁)

  先不提雲州之行的結果,單憑他發現了這件案,就是大功一件,即使雲州之行一無所獲,也夠彌補了,甚至還有功。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許七安“嗅覺”敏銳的功勞。

  片刻後,他冷靜下來,重新坐回椅子,思考着目前的狀況,擺在他面前的是三條路:

  一,假裝這事沒有發生,繼續赴雲州,免得節外生枝。

  二,派人僞裝成護船的漕運衙門衛隊,脅迫方鶴沖鋒陷陣,去會一會在雲州接頭的人。

  三,前往禹州漕運衙門,處理此案,緝拿幕後主使。

  第一個選擇直接排除,第二個選擇太耗費時間,走水路去雲州,得先繞過沙洲,沒十天半月到不了,這和他們的行程安排不符。而禹州綱運使是近在眼前的線索。

  張巡撫說出自己的選擇後,得到了姜律中和許七安一緻認同。

  在此時的張巡撫看來,有他們兩人的支持就夠了。

  正午時分,官船抵達禹州最大的漕運碼頭,緩緩靠岸。

  趸船一靠岸,立刻引來腳夫們的注意,蜂擁而來。但在看到全副武裝的虎贲衛,押解着一幹漕運衙門的護船衛時,又害怕的退走了。

  留下一部分虎贲衛看管船隻,張巡撫和姜律中帶着浩浩蕩蕩的人馬,直奔禹州漕運衙門。

第186章

推理

  漕運衙門分為兩個系統,排岸司和綱運司。最高級别的官員是轉運使,正四品。管理着漕運衙門裡裡外外近千人。

  “漕運是朝廷所有衙門中,最有油水的。元景20年,朝廷曾經推行過賣官,賣的都是漕運相關的職位。”張巡撫一邊帶路,一邊沉聲道:

  “到了元景22年,賣官鬻爵的政策被魏公和王首輔聯手取締。但隻是兩年,濫竽充數進來的蛀蟲便多到令人發指。時至今日,仍有一群屍位素餐之輩竊居高位。”

  許七安對張巡撫的憤慨不甚在意,反而從他的話中,提取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點。

  需要魏淵和王首輔兩個死敵聯手壓制,那個賣官鬻爵的人是誰

  毫無疑問,是元景帝。

  史書上賣官鬻爵的皇帝不少,元景帝不是個例,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花錢如流水。

  而且史書上對這類皇帝的評價都不會太好,至少對這種行為抱着抨擊的态度。

  禹州漕運衙門到了,衙役見一群人馬來勢洶洶,為首的是穿绯袍的大官,以及胸口繡金鑼的大更人。

  連問詢都沒有,狂奔着沖進衙門禀報。

  過了幾分鐘,禹州漕運衙門的轉運使,正四品大員,步履匆匆的親自出門迎接。

  這位轉運使年過五旬,胡子花白,相貌普通,眉心有一顆黑痣,讓他平平無奇的外表多了幾分特殊。

  “本官張行英,奉旨前往雲州查案,這是内閣的文書。”張巡撫取出一本薄薄冊子,遞過去。

  “原來是巡撫大人,失敬失敬,裡邊請。”轉運使看完文書後,恭敬的遞還,然後側着身,做出請的手勢。

  一行人進了衙門,轉運使領着張巡撫來到衙門大廳,入座看茶後,轉運使笑道:

  “巡撫大人舟車勞頓,可是打算在禹州休息數日”

  他不動聲色的觀察着這位京城來的巡撫,隻覺得對方是個不苟言笑的無趣之輩,見面至今,不曾露過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