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7頁)

  二來,許七安秘密查案,意味着使團可以消極怠工,也就不會因為查到什麼證據,引來鎮北王的反噬。

  一舉兩得。

  楊硯還有一件事沒有告訴他們,那就是王妃的下落,據楊硯推測,王妃極有可能被許七安救走。

  這是他事後沿着許七安離去的方向摸索,一直摸索到戰鬥現場,發現昏迷不醒的婢女,從而得出的結論。

  現場除了留下密布樹林的蜘蛛絲和婢女們,沒有其他殘留。

  楊硯喚醒婢女詢問情況,從她們口中得知許七安追了過來,而後可能發生大戰,為什麼是可能,因為婢女也不清楚。

  她們很快就昏厥過去。

  楊硯推測出兩種可能:要麼許七安半途劫走王妃,與北方高手展開追逃;要麼許七安戰勝了北方高手,成功解救王妃。

  他更偏向前一種猜測,因為現場沒有打鬥痕迹,極有可能是許七安利用儒家書卷裡記錄的法術,成功救走王妃。

  “北方四名高手深入大奉境地,不敢太明目張膽,這就給了許七安很多機會他有儒家書卷護體,自身又有小成的金剛神功,不是毫無自保能力。而且,正好可以借機磨砺他,讓他早些觸摸到化勁的門檻,晉升五品。”

  楊硯當時是這麼想的。

  這會很危險,但武夫體系本就是突破自我,磨砺自我的過程。楊硯自己當年也參加過山海戰役,那會兒他還很稚嫩。

  仍然敢拎着刀在戰沙場厮殺,九死一生,磨砺武道。

  許七安當然也行,如果他不行,那死了也怨不得誰。

  此外,他偷偷安排十名禁軍,護送婢女南下,返回京城。

  使團現在隻有九十名禁軍,大理寺丞等人對此毫無察覺,并非他們不夠心細,是他們從未關心過底層士卒。

  一條行人踩踏出的山間小道,許七安背着用布條包裹的佩刀,大步昂揚的走在前頭。

  青絲淩亂的王妃拄着一根樹枝,慢悠悠的吊在身後,幾天下來,她穿着的婢女服變的又皺又髒,身上開始冒酸味。

  最開始,她還很注意自己的頭發,早上醒來都要梳理的整整齊齊。到後來就不管了,随便用木簪束發,發絲略顯淩亂的垂下。

  哪裡還有王妃的尊貴儀容,分明是個逃荒的落魄婦人。

  “不錯嘛,能跟這麼久,你這幾天體力大有長進。”

  前頭,許七安停下腳步,笑眯眯的稱贊道。

  “我聽見前面有水聲,加把勁,到那裡休息一下。”

  聞言,王妃眼睛亮了亮,繼而黯淡。她不敢洗澡,甯願每天嫌棄的聞自己的汗臭味,甯願東抓一下西撓一下。

  王妃不洗澡是有原因的,第一,防備許七安偷窺,或趁機色性大發,對她做出喪心病狂的事。

  第二,隻要她一直這麼臭下去,這個家夥就不會碰她。

  我越來越受不了你身上的酸味了這是許七安幾天來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禅。

  不多時,兩人在左側的崖壁看見一挂纖細的瀑布,有瀑布就一定有水潭。

  果然,走近之後,瀑布底下是一個小小的水潭,水潭裡的水,往外流淌,形成一條細流。

  “我越來越受不了你身上的酸味了,要不要洗個澡”許七安提議。

  “不洗。”她一口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