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10頁)

  他是那麼的拼命,時常徹夜不眠的處理政務,似乎這樣,就能彌補他對母親的虧欠。

  時光荏苒,十八年彈指而過,他的大半個人生都交給了楚州,如今卻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場。

  “功名利祿一紙書,不過揚灰于塵土”鄭布政使悲從中來,潸然淚下。

  酒水傾倒而下,濺起塵埃。

  很長時間沒人說話,直到鄭興懷情緒穩定,大理寺丞清了清嗓子,道:

  “阙永修已經畏罪潛逃,鎮北王伏誅,但他們的罪行還沒昭告天下,鄭布政使是主要人證,必須随我們回京。但雲州城這般景象,如今的北境,需要人留下來主持大局”

  劉禦史皺了皺眉,分析道:“楚州城三十八萬百姓慘死,善後之事倒是簡單,隻需安置好這兩萬多名将士便成。

  “至于其他州郡縣,保持原樣就可以,不需要特别關照。而蠻族和妖族,剛經曆這場大戰,早已吓破了膽。他們害怕那位神秘高手,短期内不會再侵略邊境。甚至許多年都不會了。”

  鄭興懷沉吟片刻,看向楊硯:“秀才不掌兵,本官處理政務在行,管理軍隊是門外漢。楊金鑼,在場你修為最高,更有掌兵經驗。既能管理也能震懾士卒。”

  楊硯颔首,淡淡道:“行。”

  頭兒其實就是升級版的朱廣孝啊,沉默寡言,但踏實肯幹,非常可靠許七安從頭到尾都沒有插嘴。

  因為他想說的,都被這些文官說完了。

  “對了,”他忽然想起一事:“鎮北王的屍體帶回京去,他是此案主角,死,也要帶回京。”

  “這是自然。”鄭布政使點頭。

  鎮北王的屍體,無論如何都要帶回京城的。

  這件案子,殺了鎮北王隻是初步結束,為案子定性,才是一個完美的收官。

  見事情已經談完,楊硯看向許七安,沉聲道:“随我過來。”

  頭兒,你嚴肅的樣子,嚣張的口吻,就像我中學時的班主任許七安還是乖乖的跟他走了。

  兩人沿着城牆,走出一段距離後,楊硯停下來,轉身說道:

  “鎮北王獻祭城中百姓時,我曾看到城中百姓的魂魄彙入地底,地底似乎還有一座陣法。可當我事後去挖掘,掘地三尺,什麼都沒找到。”

  魂魄彙入地底這是什麼操作,鎮北王屠城不是為了煉制血丹嗎許七安聽完,第一反應就是:

  妙真,我需要你

  有關于魂魄方面的知識盲點,找李妙真就對了,如果李妙真學藝不精,那沒關系,還有金蓮道長這個老銀币。

  楊硯凝視着他,問道:“你有什麼線索嗎。”

  人脈廣的好處非常明顯,我以後要繼續把魚塘發揚光大,對了,黃油玉雕刻的小劍還沒送給軍娘許七安心裡不着邊際的想着,沉聲道:

  “頭兒,你稍等片刻,我去趟茅廁。”

  楊硯是知道他持有地書碎片的,當初那位紫蓮道長,就是楊硯單槍匹馬幹掉的。

  許七安走下城頭,找了個僻靜的角落,取出地書碎片,用三号的身份傳書:金蓮道長,我有事要與你單獨商量。

  大晚上的,看到這則傳書的天地會成員,心裡很不是滋味。

  最近不知是怎麼了,李妙真那個女冠,三天兩頭要求屏蔽大夥,現在三号也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