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儒聖虛影一步跨進巫神雕塑,皲裂的縫隙自行修複。
巫神,再次被封印。
為什麼
魏淵疲憊的轉身,望向中原,他發迹于元景6年,擊退蠻族騎兵,一躍成為大奉新貴。而後在山海關戰役中運籌帷幄,打赢這場改變九州格局的浩大戰役。
随後自廢修為,入廟堂,與朝堂多黨抗衡,以宦官之身壓服諸公。榮耀、功績、權力,握于手中,輝煌無比。
縱觀他的一生,有很多讓政敵研究了半輩子,依舊無法理解的地方。
無子嗣,無家人,孑然一身。
宦官們視為精神支柱的金銀财帛,他也視如糞土。
宦海沉浮數十年,真就無欲無求
魏淵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萬水,看見了清雲山頂那座亞聖殿,看見了立在殿中得石碑,看見了那歪歪扭扭的四句話。
為什麼
魏淵輕聲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閉上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元景37年秋,魏淵率十萬大軍攻陷巫神教總壇,封印巫神。
靖山城化為廢墟,數十萬生靈灰飛煙滅。
這是曆史上,中原人族的鐵騎,首次踏破巫神教總壇。
青史留名。
第466章
噩耗
白雲悠悠,暖陽高照。
波光粼粼的海面已然恢複平靜,斷木和桅杆随着波浪,緩緩漂浮。
薩倫阿古站在高空,俯瞰着生活了漫長歲月的土地,它已經被夷為平地,山峰傾塌了,城郭移平了。
這樣的場景,他隻見過當年儒聖封印巫神。
那一次,方圓千裡化作廢土,此後的三百年裡,生靈絕迹。到兩位超品的力量消散,靖山城才重建,有了如今的規模。
現在,它又一次重蹈覆轍,曆史再現。
但這次,動手的終究不是儒聖本體,巫神也不是全盛狀态,存活下來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零星的分散在遠方,或觀望,或打坐療傷,或包紮傷口,沒人敢回來一探究竟。
大奉的軍隊撤退了。
薩倫阿古目光投向祭台,他身影突兀消失,下一刻,出現在祭台上,出現在那襲青衣前。
貞德帝、伊爾布和烏達寶塔随之降落在大巫師身邊。
此時,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具破碎的人形,他的身軀呈現可怕的皲裂,沒有一處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