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第2頁)

  “老奴先祝許銀鑼新婚大喜,百年好合。”

  許七安按照慣例,給太監和禁軍,每人賞了十兩銀子。

  ……

  婚期臨近,許府陷入忙碌之中,主管内務的嬸嬸忙的焦頭爛額,私底下沒少埋怨說,當娘的倒是清閑,我這個當嬸嬸的反而受累。

  為了分擔嬸嬸的壓力,許七安把苗有方召喚回來當牛做馬,自己則抽空啃完了婚禮流程。

  自古婚姻乃人生大事,故流程繁瑣,甚是麻煩。

  從議婚到完婚,期間要經過六道禮節: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征、五請期、六迎親。

  前五道流程早已走完,就隻剩“迎親”。

  這天夜裡,餐桌上,許二叔與侄兒碰杯後,試探道:

  “拜堂時,要不讓你嬸嬸把位置讓給大嫂?”

  嬸嬸眼眶立刻就紅了,怒氣沖沖的瞪着丈夫:

  “你什麼意思!”

  許二叔道:

  “自古以來,婚姻大事,父母若在,必坐高堂。大嫂畢竟是甯宴的生母,她在一旁杵着,你在那坐着,那麼多賓客看着,傳出去對甯宴名聲不好。

  “今兒個,禮部的官員與我說起了此事。”

  嬸嬸拔高聲音,尖聲道:

  “甯宴是我養大的。”

  許二郎細嚼慢咽的吃着菜,随口說道:

  “确實于禮不合。”

  嬸嬸委屈的差點哭出來,她這幾天忙裡忙外的操持婚禮,頭發都掉了好些,但想着家裡兄妹四個,總算有一個要成家立業了。

  心裡還是很滿足的,就等着接受一對新人拜高堂,結果新人還沒見着,就被丈夫和兒子背刺了。

  嬸嬸看了一眼許甯宴,見他沒說話,鼻子一酸,别過頭去,賭氣道:

  “不坐就不坐。”

  許二郎咽下食物,不緊不慢道:

  “但于情,娘是應該坐的。古語雲,生恩不如養恩。大哥自幼父母雙亡,被爹和娘撫養長大,人盡皆知。所以,即使外人知曉伯母還在,也不會有人置喙大哥。”

  許玲月順勢道:

  “大哥覺得呢?”

  嬸嬸立刻看向倒黴侄兒。

  許七安笑道:

  “二郎說的沒錯,我要是不同意,嬸嬸怕是又要把我趕出隔壁的小院獨居了。”

  嬸嬸這才放下心來,擡起下巴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