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9頁)

  宮戰花言巧語加之威脅,哄了泰西人去物盡其用。

  牛高馬大的騎士清廢墟搬磚石,懂得療愈之法的苦修士和教士便拉去當醫士。

  總歸不叫他們閑着。

  泰西人不願治療異教徒,奈何宮戰不當人,取出欠條又要翻舊賬。

  沒得奈何,這些泰西人被使喚得團團轉。

  偏生日常接觸的無一平民,都是靖甯衛,個頂個厚臉皮,便是想要傳教也無法。

  今日接到終能面聖的聖旨,泰西傳教士的首領雷德明險些淚灑當場。

  相比泰西人,其他使團氣氛便沒有那麼和諧了。

  不知出于什麼居心,在安排使團時,竟讓倭國使團與李氏朝鮮一同安置在了南館之中。

  自從入住第一天,南館上空氣氛便劍拔弩張。

  曹大人宣讀聖旨時,倭、朝雙方都在。

  李氏朝鮮接旨的,是李氏雙生子中的妹妹。

  她的胞姐,就是那位善吹箫房中術,三個月飛升至麗妃,卻又貶為貴人的李氏女。

  恃寵而驕對着沈小花喊打喊殺,被罰反省。

  方才反省了幾日,便落了胎。

  這妹妹比起姐姐穩重許多,見着倭國使團那首領,也隻微微眯了眯眼。

  倭國使臣是個極年輕的男子,入大景境内他換下了本國服裝。

  穿着大景袍服,手中把玩着一柄折扇。

  瞧着倒是風度翩翩,隻是過于俊美的容貌與上揚的狐狸眼,叫他看着有些許輕浮。

  對李氏女的隐約敵意,他淺淺一笑,以極正宗的大景話向曹大人緻謝。

  水宛之事并未完全公開,對外隻宣稱水宛豪族勾結倭寇。

  主客司通事曹大人對這些個倭人并無幾分好臉色。

  大景官員武鬥習氣重,沖着這倭國使臣冷哼一聲,曹大人拂袖而去。

  待到翌日,便是泰西使團中的苦修士也簡單打理了自己。

  以麻布沾水擦拭身體面頰,梳理修剪了亂發胡須,然後将擦身後的渾湯全喝了下去。

  及至皇城宮門前,仰望着宮門亮晶晶的門釘,雷德明深吸一口氣。

  同時心中亦十分心驚。

  距離地動隻過去月餘,大景竟已經恢複了秩序。

  大景的百姓自有一股溫順氣質,隻要一碗飽腹的米粥,一個活下去的機會,他們便安分老實用雙手重建自己的家園。

  若換做在他們泰西……

  雷德明不由自嘲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