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7頁)

“上茶。”

小黃門立即奉上熱茶,然後知趣地退了出去,大殿中隻有他們三人。

“允炆見過老師。”朱允炆微微一禮。

李青連忙還禮,幹笑道,“太孫客氣,臣豈敢受禮?”

“好了,都坐吧。”朱元璋笑呵呵道,“别整這些虛的了,李青,你趕緊上幹貨。”

“……”李青拱了拱手,硬着頭皮道,“皇上,臣鑽研出來的國策,可能會惹你不開心。”

朱元璋眉頭皺了皺,“說說看。”

朱允炆也好奇的看着他,同時,把茶杯往他跟前挪了挪。

李青扶了一下茶杯,沉吟道:“是關于戶籍制度的事。”

他準備試試老朱的态度。

“大明建立之前,由于長期戰亂,許多戶籍都散失了,為此,皇上重新建立一套空前嚴密的戶籍和賦役制度,其目的是為了恢複生産,實乃雄才……”

“說但是吧。”老朱打斷道,“咱不愛聽這些虛的。”

“呃呵呵……臣遵旨。”李青笑了笑,正色道,“國家發展需因時、因勢而變,若一成不變,隻會限制大明的邁向鼎盛;

皇上把戶籍分為:宗室戶、官紳戶、民戶(包含:農戶、儒、醫等)、軍戶(包含:校尉、力士、弓鋪手、軍匠等)、匠戶(包含:廚師、裁縫、馬船等)、鹽戶、商戶、驿戶……

這些都是好事,然…咳咳,宗室繼承是必須的,但其他的就沒必要限制太死了,例如:農戶的後代隻能種地,裁縫的後代隻能做裁縫等等;

這些制度,實在不利于大明發展啊!”

“你眼光太淺了。”朱元璋沒好氣道,“你懂個錘子!”

不,這次是你懂個錘子……李青腹诽一句,滿心無奈,“臣愚鈍,還望皇上明示。”

朱元璋哼道:“咱這麼做,就是為了安民心,讓天下百姓,從出生就不愁沒活計;

有了生存的根本,才會江山穩固,天下太平!”

頓了頓,“再者,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代下來,咱大明所有的行業,都會越來越好。”

這是朱元璋耗盡心血想出來的,也是他的驕傲,不允許有人質疑。

“皇爺爺聖明。”朱允炆很有眼力勁兒,當即拍了一記馬屁。

李青很是無奈,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上來就被老朱否了,還是讓他倍感失落。

想想又有些不甘心,拱手道:“皇上,可否容臣說說臣的觀點?”

朱元璋沉吟少頃,點頭道:“說吧。”

“皇上這麼做,等同于把天下人的上升通道掐斷了。”李青嚴肅道,“舉個例子:如果皇…咳咳,如果臣是一個裁縫;

臣起早貪黑的做活,攢夠了娶媳婦兒錢,如願以償的娶妻生子……”

老朱很喜歡這種舉例子的談話方式,既生動,又有趣,一點也不覺得枯燥,還好理解。

因此,并未打斷。

朱允炆平時接觸的都是之乎者也,突然聽到這種議政方式,也非常感興趣,聽的很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