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沒這麼認為。”于謙情緒有些激動,嗓門依舊很高,“隻是方才你們也沒說出個道理來。”
“你們?”吏部侍郎淡淡道,“你說的這個你們,也包括本官了?”
言語間的威脅不言而喻,妥妥的以勢壓人。
但于謙根本不懼,點頭道,“不錯!”
吏部侍郎一呆,他沒想到于謙敢這麼頂撞,一時間有些惱羞成怒,“于都給事中,你可知誣蔑上官名譽是何罪名?”
“侍郎可知,誣蔑聖上名譽是何罪名?”
“你……”吏部侍郎也扛不住了,轉眼看向自家老大。
蹇義就是個和稀泥的,依舊老神在在,假裝沒看到。
吏部侍郎求助無果,但也不想就此打住,要是被一個七品都給事中給轟下台,那以後也不用混了。
他一甩袍袖,冷哼道:“你既說南方百姓遷徙北方利大于弊,不妨說說,怎麼就利大于弊了?”
于謙籲了口氣,他硬剛一衆上官,為的就是讓這些人,心平氣和的聽他說話。
終于,來到了他的主場!
于謙斟酌了一下措辭,開口道:“南方比北方富庶,人口也比北方多,這是不争的事實;
諸位大人可知,為何如此?”
沒人說話,所有人都看着于謙表演,吏部的侍郎都被怼了,他們哪敢上,何況,于謙這話沒毛病。
無人接言,于謙也不在意,繼續道:“那是因為北方人遷去南方了!”
“晉時,黃河流域有相當一部分人口,遷去江淮流域,在江浙、徽州、巴蜀等地落戶,使得這幾地人口得到快速增長,經濟得到發展;
唐時,又是百餘萬北方人南遷,直接改變了漢人以黃河流域為重心的格局;
宋時,又有大量黃河流域人口南遷,遷至江浙、湖.北、江.西等地;
元時,長江中下遊百姓,遷徙至兩廣、湖.南、福.建等地……”
于謙朗聲道,“南方能有今日的富庶、繁榮,都是北人南遷所緻!
諸位可知,在唐以前,南方就是一片蠻荒之地,若是沒有這幾次人口大遷徙,南方依舊是蠻荒之地!
諸位可知,‘南腔北調’的出處?
諸位可知,多少南方人的根兒都在北方?”
于謙淡淡道:“各位可以回去看看族譜,興許,你們祖上也是北方人。”
群臣啞口無言。
吏部侍郎則是冷笑連連,“晉時人口南遷不假,但那是因為永嘉之亂;
唐時,人口南遷還不假,但那是因為安史之亂;
宋時,人口南遷依舊不假,但那是因為金人入侵;
元時,人口南遷更是不假,但那是因為元人入侵;
人口遷徙是有政治背景在裡面的,亂世時,百姓自發遷徙當然可以,但如今我大明太平盛世,這麼做,必惹得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