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第4頁)

跟家人過兩年溫馨生活,還是在京師落腳吧……李青心累的想着。

明明那麼多時間,可大多時候,他仍是感到分身乏術,預定的時間規劃,好似都沒有達成過。

記得走之前,他還信誓旦旦的說,忙完這趟就好好享受生活,陪兒子、侄女走完最後一段,可海外的局勢變動,以及皇帝的不可控,讓他很難守諾。

隻能……盡量兼顧着來。

李青不禁問自己:若是五年之後,兒子侄女身體不好了呢?還能再去海外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羁絆太深了,亦或說他太貪心了。

七尺之身已許國,還妄想許家?

談何容易!

可李青放不下,放不下他們,這可都是從小看着長大的啊!

沒有血緣關系,卻是最親的親人,血濃于水。

真的放不下。

第100章

不安分的甯王

計劃從來趕不上變化啊……李青暗暗歎息。

思來想去,李青還是決定留下來。

海外固然重要,然,大明更重要,且大明還有非常重要的人。

“做不做官,我都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這一點請你放心。”李青做出承諾。

聞言,楊一清大大放松下來。

楊一清歎道:“其實皇帝親征也沒什麼,禦駕親征的皇帝多了,皇帝雖還年少,對兵事還是了解的,經常性的演武啊,鑽研兵法戰策啊……,隻是皇上至今還未有子嗣,若是居中指揮倒也還好,可若親自上陣,一旦有個閃失,後果……比昔年英宗還要可怕。”

作為戍邊多年的武将,楊一清對兵事、武備等各方面都非常了解,對朱厚照,他亦了解,知道正常打,大明沒道理輸。

他不覺得皇帝禦駕親征就國将不國了,他是怕朱厚照上頭,親自操刀砍人。

而且,皇帝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真若在戰場有個好歹,立時就要大亂了。

李青卻不這麼認為,他是真的怕了,昔年的戲碼若再次上演,好些年的努力又将白費,大明的發展勢頭必定會被壓下來。

“還是不禦駕親征的好。”李青說。

“皇上如果同意自然最好,不同意的話,先生若能陪着,那也是可以的。”楊一清呵呵笑道,“隻要皇上不沖鋒陷陣,其實也出不了大事,大明的皇帝沒那麼脆弱,文官們所謂的皇帝不可輕離中樞,不過是想框住皇帝罷了。”

楊一清如今做了文官,卻仍是自動把自己代入武将角色。

對皇帝親征,武将是樂意見得的,跟皇帝一起打仗,戰後還不是大口吃肉?

李青心理上認同楊一清的觀點,可對皇帝出征,他是真的有陰影了,戰場之上,一個昏招不知要葬送多少性命,容不得一絲大意。

隻要自己在大明,朱厚照就不可能禦駕親征,這方面,李青還是比較自信的,禦駕親征可不是說說而已,且不說準備工作,單就是君臣扯皮的時間,就足夠他趕來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