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聽不太懂,卻也能感覺的出,大明好像真的跳出了曆代王朝的宿命,一時也不知該喜,還是該憂。
良久,
小聲說道:“李青沒什麼壞心思。”
“沒說他有壞心思,他隻是用傷害既得利益者的方式,去反哺數千年來飽受疾苦的百姓,說起來,受益的還是大明,卻不是大明皇帝,大明官紳……”
朱厚熜蓦然一笑,“不過啊,掰開了、揉碎了,立足于曆史長河去看待,又全都是受益者,其實,朕倒也沒真的痛恨李青,隻是惱他,惱他不該讓朕知道這些……如若朕什麼都不知道,未嘗不是件幸福的事。”
黃錦撓撓頭,說道:“非是李青吧唧嘴,主要是皇上您太聰明、太睿智了,李青不是故意如此,而是他沒能力瞞過皇上,若是能瞞,他肯定不會讓您知道這些。”
朱厚熜怔然,自嘲道:“這麼說,還是朕的錯了?”
“呃呵呵……也不是,真要說,那還是李青的錯。”
朱厚熜斜睨了他一眼,笑罵道:“什麼時候也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了?”
“哪有,奴婢隻說實話!”黃錦幹笑笑,試探着說,“皇上,奴婢覺得這種強度就夠了,再釋放壓力,隻怕太子……可能會頂不住。”
“你不說,朕也不會給他太大壓力,吃了一塹,再不長一智,朕豈不成了昏君?”
黃錦讪笑笑,輕聲道:“皇上是想前太子殿下了吧?”
朱厚熜沒有否認,隻是歎道:“朕沒時間啊。”
“等此件事了,等李青回來,就有了。”黃錦安慰道,“咱們時間還長,不急這一時。”
朱厚熜微微點頭,飲了一大口茶,放下茶杯的同時,也斂去了憂郁之情,說道:
“已至深秋,用不太久就要冷起來了,朝廷儲存的棉麻遠遠不夠,拟一道旨意,八百裡加急送去江南,讓巡撫楊慎大力收購棉麻,往災區輸送。哦對了,給他令旗令牌,告訴他,可以挪用稅銀。”
黃錦問道:“皇上,這不會再度讓棉麻價格失衡嗎?”
“古諺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初棉麻一事,多少江南大富折在裡面了,哪能不長記性?再者,時下西域已經收取,朝廷也開始正式從西方諸國收購棉花,這種可能性極小。”
黃錦遲疑道:“皇上英明,隻是……楊慎已經很老了,還能辦好如此大事嗎?”
“楊廷和的兒子,能力豈會差了?”朱厚熜冷冷一笑,“朕讓他做巡撫,可不是讓他享福的!”
“……是,奴婢這就去辦。”
黃錦不敢再說,忙不疊去了。
第521章
真沒錢了
深秋之後,天氣轉冷。
各地赈災的官吏,都依照朝廷指示在災區搭建了大通鋪,分男女老幼,相距不遠,晚上分開,白天還能相聚。
老弱婦孺素來安分,衛所兵的精力都放在青壯男人區域,以防有人暴亂。
之前的布局規劃,時下起到了效果。
負責赈濟的衛所兵,都是忠誠度較高、犯錯成本也高的軍官,以及其心腹下屬,又有禦史監督,東廠、錦衣衛,監督禦史,一切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雖說軍官多少克扣了些下屬饷銀,但還算克制,總體來說,并無摩擦發生。
至于被集中在一起的災民青壯,朝廷也早早出台了相應政策,組織動員他們重新開墾被破壞的耕地,讓他們沒力氣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