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在為天武皇帝征戰時,被白雲道的妖人驅鬼所傷,這傷實在過于嚴重,想要根治,隻能用鲛人心再輔以其餘珍稀藥材熬藥,連續醫治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活命。
一朝王爺,想要什麼得不到?
可這鲛人心,他還真就得不到。
因為天武皇帝煉制長生丹藥需要鲛人的油、鲛人的血、鲛人的心,缺一而不可。
而王爺呢?雖然他是為天武皇帝征戰而受傷,但是,在皇帝看來,這是你臣子的本分而已,你如若再要鲛人血,叫皇帝怎麼辦呢?皇帝不想給鲛人血,又不想背上一個苛待皇弟、功臣、皇室宗親的罵名,他覺得這是一個難題。
自然而然,皇帝就對出這個難題的人不滿了。
王爺戎馬一生,當然,也懂得皇帝的意思,他卧病在家,滿心涕淚,思忖着要不要自己自盡,再讓王妃上報一個盡力救治、卻傷勢嚴重,回天乏術的折子。
這樣的話,皇帝的難題迎刃而解,自然,王爺也就從給他出題的人,變成了給他解題的人。
王爺能用死,得來天武皇帝的感激、憐憫,也就能護住王府這一脈的皇室宗親了。
可見,在金麓王朝,在有皇帝的地方,沒有真正的兄弟,沒有真正的君臣,有的隻是奴隸主和奴隸,奴隸主稍微做得像一個正常的人,就有無數人讴歌他,而奴隸呢?隻分為忠和不忠,有能力和沒能力。
哪怕忠心耿耿且有能力的奴隸被奴隸主殺了,也不會有人為他平凡,最多在後世被贊歎一句可惜。
這樣可怖的地方,也虧得來的是玉昭霁。
因為,哪怕他自己封印住了自己的記憶和修為,曾為魔族太子和魔皇的經曆心腸,也讓他能以最快的速度适應這裡。
他本就是比天武皇帝還完全的、成功的權力的生物。
在玉昭霁這一世的生身父親纏綿病榻,準備用死來為全王府掙出一個活命的前途時,一個不速之客光臨王府。
她也帶來了轉機。
這個人是清風道的女道士,據傳是清風道國師最小的師妹,她本來奉命和王爺一起去平亂,用清風道的法術幫助官兵。
沒想到,刀劍無眼,一道流矢穿雲破日射來,正中她的肩膀。
箭上有毒,如果不是王爺恰好知道一株能解毒的藥材在哪裡有,并且冒着生命危險去采來,她現在已經魂歸九泉。
所以,這位女道士從自己的師兄那裡聽說了王府的事後,便連夜趕來,來償還王爺曾經救命的恩情。
她說,王爺的傷,想要徹底根治的确隻能用鲛人心作為藥引,但是,清風道還有别的不根治但是能保王爺一世性命的法子。
王爺當時本存了死志,一聽這話眼中仍然泛起了光亮。
他問:“什麼法子?”
女道士說:“血親之血。”
王爺請她詳細說明,女道士說:“隻要王爺能每日服用血親的鮮血,再輔佐我們清風道的法術,王爺就能延續自己的性命,皇帝也不用為難。”
王爺問:“血親好說,本王共有兩子四女,都是本王的血脈,他們都可以救本王嗎?”
王爺眼中毫無對那些孩子的疼愛,他隻想活。
說來奇怪,王爺能為了打消皇帝心頭的不快,而選擇自盡,似乎是為了整個王府的前途和活路,可現在,為了自己的命,他也可以毫不猶豫犧牲自己的孩子。
也許對他來說,比起死,權力和尊榮是最重要的。
一旦被皇帝厭惡,他的權力和尊榮都會随之消失,與之相比,死,反而更有利。
女道士也不在意王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說白了,她隻是來報恩而已,王爺哪怕自私、狠毒,也無法抵消當初他救了她一命的事實。